功能基元序構的高性能材料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
功能基元序構的高性能材料是指以功能基元為基本單元,通過空間序構構成具有突破性、顛覆性宏觀性能的高性能材料。“功能基元”是在原子/分子尺度和宏觀尺度之間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中間結構單元,序構指人工設計制造的特定結構單元堆垛、排列方式,如有序結構、長/短程有序結構、梯度結構等。功能基元序構的材料可以突破元素種類的限制,為探索具有變革性和顛覆性的高性能材料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一、科學目標
本重大研究計劃瞄準材料科學前沿,通過功能基元序構構建高性能新材料,滿足信息、結構、能源和極端服役條件對材料的需求,解決其中的關鍵科學問題與技術問題,揭示功能基元序構材料中蘊含的規律,建立相應的理論,發展材料設計的新原理和先進制備技術,逐步實現按需設計變革性和顛覆性新材料的目標,提高我國在材料科學領域的整體創新能力。
二、核心科學問題
本重大研究計劃將組織材料、信息、數理、化學等學科的科學家共同開展研究,擬解決的核心科學問題如下:
(一)功能基元的本征特性(如物理化學性質、微納結構、形態、尺寸、分布等)對宏觀性能的影響規律及其調控機理,關注功能基元的臨界尺寸效應和量子限域效應,明確功能基元(如鐵電疇、鐵磁疇、孿晶、組分、結構、低維量子材料、人工諧振單元等)與材料的宏觀性能(如力、熱、光、聲、電、磁)之間的關聯,發現和構筑影響材料宏觀新奇物性的關鍵功能基元。
(二)序構對材料宏觀性能優化增強的作用規律。序構(如有序結構、長/短程有序結構、梯度結構、無序結構等)引發的功能基元間的耦合、增強 效應;明晰序構影響材料宏觀性能的物理機制。
(三)功能基元序構的協同關聯效應。揭示功能基元序構的協同關聯作用機制;發現超越功能基元本身的高性能,甚至全新的性能;闡明“功能基元+序構”與宏觀性能的關聯;建立按需設計功能基元序構高性能材料的方法。
(四)功能基元序構高性能材料的制備科學與表征技術。發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制備功能基元序構高性能材料的新方法與新技術,發展人工序構材料的結構和性能表征技術,探索其中獨特的科學問題。
三、2021年度重點資助研究方向
通過“功能基元+序構”的研究思路發展以下材料設計理論、方法和高性能材料:
(一)功能基元序構新材料的設計理論、方法和物理基礎。
聚焦功能基元序構高性能材料的物理機制與變革性新材料設計的理論和方法:1)研究“功能基元—人工序構—超越性能”三者之間關系的物理基礎,包括功能基元結構和性能(力、熱、光、聲、電、磁等)的特征尺寸效應、量子限域效應等,基元之間的關聯和耦合效應,序構導致的合作、性能增強和突現性效應等。探索功能基元序構導致變革性材料的新規律和新方法。2)發展功能基元序構變革性新材料的設計理論和方法,研究功能基元序構高性能材料的系統性設計理論和方法,探索基于功能基元序構的突破性和變革性新材料體系,發展功能基元序構新材料逆向設計、優化設計的方法、軟件和數據庫等。
(二)下一代信息技術核心材料。
為滿足下一代5G-6G通訊系統等器件應用的迫切需求,重點解決傳統太赫茲發射源器件中高頻率和高功率的矛盾,發展出基于“功能基元+序構”的太赫茲波段的高效輻射及探測材料。針對信息領域應用的重大需求,通過“功能基元+序構”的物理效應研究,探索解決光波和電磁波等信息載體的發射、探測和成像中的瓶頸問題。特別鼓勵設計和制備如下高性能材料:工作頻率在0.6-1THz、功率大于10mW、室溫工作、連續波輸出的自由電子太赫茲相干輻射器件;量子級聯太赫茲輻射源,最高激射溫度>200K、頻率范圍在1 THz-5 THz、連續輸出功率大于200 mW;實現單模輸出功率>1W(峰值,占空比大于1%)且單模連續可調諧范圍>1THz;基于非線性光子晶體的,片上可集成高速電光調制的太赫茲輻射源,調制頻率>100G;在通訊波段下工作的光電導太赫茲探測器,探測范圍0.5-5THz、動態范圍大于50dB@1THz、探測器件噪聲等效功率低于100pW/√Hz。發展低維體系功能基元構建有序結構的高性能信息處理、探測、成像的新材料。
(三)超高性能結構材料。
為滿足航空航天和國家重大工程等應用的迫切需求,基于“功能基元+序構”的途徑,重點解決傳統材料強度與塑性和韌性的矛盾,發展出綜合性能優異的金屬、無機和有機材料及其制備技術;發現超輕、超 強、耐腐蝕等新材料,滿足極端服役條件對材料性能的苛刻要求。特別鼓勵對如下變革性材料的探索:塑性陶瓷(壓縮強度>500MPa、斷裂應變>10%);綜合性能優異的TiAl合金(室溫拉伸塑性>6%,屈服強度>700MPa,1000℃拉伸屈服強度>400MPa);多維復雜序構的防護新材料。
(四)面向未來的能量轉換與存儲新材料。
重點支持基于功能基元序構的高性能能量轉換與存儲新材料及器件。特別鼓勵對基元序構物理和以下變革性材料的設計、制備研究:功能基元序構的高性能室溫熱電材料(ZT值>2.0);多場多功能基元序構耦合卡和高效能量轉換新材料;功能基元序構的固態電池及關鍵材料(如固態電解質離子室溫電導率>0.001 S/cm);功能基元序構新材料用于氫能制備和存儲及高性能燃料電池;基于功能基元序構的高選擇性和高轉化率的新型光催化材料;基于單納米功能基元序構的儲能器件及性能倍增機制探索;新型光電功能基元與高效能量轉換的研究,以滿足未來能源技術的重大需求。
(五)高性能的生物醫用材料。
重點支持基于功能基元序構的變革性新材料的仿生學研究及其按需逆向設計的理論、制備技術探索;發展功能基元序構高性能生物醫用材料,為臨床重大疾病探測、診斷、治療的變革性方案提供必要的高端材料與技術支撐。
四、項目遴選的基本原則
為確保實現總體目標,本重大研究計劃要求申報項目的研究內容必須符合指南要求,圍繞“功能基元+序構”的研究思路,以“突破性”、“顛覆性”性能為研究導向,結合實際研究,提煉其中的基礎科學問題,開展創新性研究。
(一)要求研究“功能基元+序構”相關的基礎科學問題,即:在申請書中需要明確“功能基元”、“序構”、“功能基元+序構”的設計,研究其中蘊含的機理與機制。其中,序構可以是有序、長/短程有序、甚至無序等形式。
(二)“功能基元”性能可以是尋常的,但“功能基元+序構”獲得的宏觀材料的性能必須是變革性或顛覆性的,比“功能基元”自身所用材料有大幅度提高,或者發現“功能基元”所用材料本身所不具備的新性能。
(三)要圍繞“功能基元+序構?高性能”歸納提煉明確的核心關鍵科學問題。
(四)要明確對實現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目標和解決核心科學問題的貢獻。
(五)鼓勵開展實質性的國際合作。
五、2021年度資助計劃
對于有比較好的創新性研究思路或比較好的苗頭但尚需一段時間探索研究的申請項目,將以培育項目方式予以資助。2021年度擬資助培育項目35項,直接費用平均資助強度約為65萬元/項,資助期限為3年,培育項目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22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對于有較好研究基礎和積累,且有明確的重要科學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入系統研究同時體現學科交叉特征的申請項目,將以重點支持項目的方式予以資助。2021年度擬資助重點支持項目15項,直接費用平均資助強度約為35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4年,重點支持項目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22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
六、申請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申請條件。
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的經歷;
2.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以及無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單位不是依托單位的人員不得作為申請人進行申請。
(二)限項申請規定。
執行《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申請規定”中限項申請規定的相關要求。
(三)申請注意事項。
申請人和依托單位應當認真閱讀并執行本項目指南、《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和《關于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的通告》中相關要求。
1. 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實行無紙化申請。申請書提交日期為2021年2月28日-3月4日16時。
(1)申請人應當按照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中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的填報說明與撰寫提綱要求在線填寫和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
(2)本重大研究計劃旨在緊密圍繞核心科學問題,將對多學科相關研究進行戰略性的方向引導和優勢整合,成為一個項目集群。申請人應根據本重大研究計劃擬解決的具體科學問題和項目指南公布的擬資助研究方向,自行擬定項目名稱、科學目標、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和相應的研究經費等。
(3)申請書中的資助類別選擇“重大研究計劃”,亞類說明選擇“培育項目”或“重點支持項目”,附注說明選擇“功能基元序構的高性能材料基礎研究”,根據申請的具體研究內容選擇相應的申請代碼。
培育項目和重點支持項目的合作研究單位不得超過2個。
(4)申請人在申請書“立項依據與研究內容”部分,應當首先說明申請符合本項目指南中的重點資助研究方向,以及對解決本重大研究計劃核心科學問題、實現本重大研究計劃科學目標的貢獻。
如果申請人已經承擔與本重大研究計劃相關的其他科技計劃項目,應當在申請書正文的“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部分論述申請項目與其他相關項目的區別與聯系。
2. 依托單位應當按照要求完成依托單位承諾、組織申請以及審核申請材料等工作。在2021年3月4日16時前通過信息系統逐項確認提交本單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并于3月5日16時前在線提交本單位項目申請清單。
3. 其他注意事項。
(1) 為實現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科學目標和多學科集成,獲得資助的項目負責人應當承諾遵守相關數據和資料管理與共享的規定,項目執行過程中應關注與本重大研究計劃其他項目之間的相互支撐關系。
(2) 為加強項目的學術交流,促進項目群的形成和多學科交叉與集成,本重大研究計劃將每年舉辦一次資助項目的年度學術交流會,并將不定期地組織相關領域的學術研討會。獲資助項目負責人有義務參加本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和管理工作組所組織的上述學術交流活動。
(四)咨詢方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工程與材料科學部 材料科學二處
聯系電話:010-62327144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功能基元序構的高性能材料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
- 本重大研究計劃瞄準材料科學前沿,通過功能基元序構構建高性能新材料,滿足信息、結構、能源和極端服役條件對材料的需求,解決其中的關鍵科學問題與技術問題
-
- 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
- 為我國發動機可控燃燒技術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建設一支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隊伍,提升我國在先進發動機設計及燃燒基礎研究領域的整體創新能力和國際地位。
-
- 國家基金委征集“后摩爾時代新器件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建議
- 圍繞“CMOS器件能耗邊界及突破機制”、“逼近硅基載流子速度極限的機制”和“超越馮?諾依曼架構能效的機制”三個核心科學問題分年度進行項目布局。
-
- 2023年度項目指南:細胞器互作網絡及其功能研究重大研究計劃
- 2023年度擬資助集成項目5-15項,資助期限為2年,資助強度為150-800萬元/項。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24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
-
- 基金委發布后摩爾時代新器件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2年度項目指南
- 以芯片的基礎問題為核心,旨在發展后摩爾時代新器件和計算架構,突破芯片算力瓶頸,促進我國芯片研究水平的提升,支撐我國在芯片領域的發展與創新。
-
- 2021年度項目指南西太平洋地球系統多圈層相互作用重大研究計劃
- 本重大研究計劃的核心科學問題:西太平洋跨圈層動力過程與物質能量循環。該重大研究計劃的組織實施將圍繞以下三個關鍵科學問題展開
-
- “未來工業互聯網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
- 本重大研究計劃針對未來工業互聯網生產要素互聯的時空關系演變及調控規律這一核心問題,圍繞以下三個科學問題展開研究:
-
- “未來工業互聯網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
- 本重大研究計劃針對未來工業互聯網生產要素互聯的時空關系演變及調控規律這一核心問題,圍繞以下三個科學問題展開研究:
-
- 基金委征集“后摩爾時代新器件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2年度項目指南建議
- 為進一步做好“后摩爾時代新器件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的項目立項和資助工作,經本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和管理工作組會議討論決定,面向科技界征集2022年度項目指南建議。
-
- 2021年度項目指南生物大分子動態修飾與化學干預重大研究計劃
- 提升我國生物大分子動態修飾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性研究的綜合實力,及其在國際化學生物學領域和生物醫學前沿研究中的地位;同時,造就一支學科深度交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化學生物學科研隊伍。
-
- 2021年度項目指南 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
- 本重大研究計劃的核心科學問題:低豐度金屬元素超常富集過程與驅動機制。圍繞該核心科學問題,本重大研究計劃的組織實施將針對以下三個關鍵科學問題展開:
-
- 國家自科委發布《后摩爾時代新器件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
- 本計劃針對后摩爾時代芯片技術的算力瓶頸,圍繞以下三個核心科學問題展開研究:
-
- 基金委發布第二代量子體系的構筑和操控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
- 本重大研究計劃旨在通過對展示糾纏/疊加量子態等量子行為的第二代量子體系進行構筑和操控,開展量子信息科學方面的前瞻性和基礎性的研究,推動數理、信息、工材、化學等多學科交叉研究
-
- 基金委發布大氣細顆粒物的毒理與健康效應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
- 本重大研究計劃擬圍繞大氣細顆粒物毒理機制與健康危害重大科學問題,解析霧霾關鍵毒性成分及其來源和暴露途徑;提出并建立個體和人群水平暴露評估的方法
-
- 國家基金委發布特提斯地球動力系統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
- 本計劃的總體科學目標是:高度集成地球科學、數理科學和信息科學的觀測、探測、分析、模擬、實驗手段,通過特提斯域內洋陸變化與圈層相互作用研究,明確特提斯構造域形成變遷的動力學原因
-
- 基金委發布“極端條件電磁能裝備科學基礎”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
- 電磁熱力多場耦合極端沖擊條件電磁能與材料相互作用時空演化機理。
-
- 重大研究計劃“大氣細顆粒物的毒理與健康效應”2020年度項目指南
- 本重大研究計劃自立項以來,在PM2.5毒性組分辨識與溯源、PM2.5環境流行病學證據與特征、PM2.5污染的典型健康危害等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
- 基金委發布多層次手性物質的精準構筑重大研究計劃2022年度項目指南
- 本重大研究計劃將集化學、物理、材料、生物等學科的優勢力量,提升我國在手性科學領域的創新能力。
-
- 水圈微生物驅動地球元素循環的機制重大研究計劃2022年度項目指南
- 深化水圈微生物對關鍵水域碳源匯過程的貢獻及其機制的認知,支撐 “雙碳”生物技術創新,為保護水圈生態功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服務國家“雙碳”戰略、推動國民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
- 重大研究計劃“團簇構造、功能及多級演化”2020年度項目指南
- 建立團簇結構數據庫,發展人工智能方法,指導團簇實驗研究。發展先進的團簇束源技術,建立團簇表征新方法,揭示團簇熱力學性質、成核機制和生長演化規律。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shangjinews.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最新話題
最新資訊
- 國產便攜硫化氫檢測儀問世:開啟氣體安全監測新時代
- Hn 【科研利器】LK2010電化學工作站助力高性能葡萄糖生物傳感器研發!
- 展會邀請|2025藥品研發與質量控制大會(濟南)
- 促銷活動|關稅戰升級,鯤霆液相產品夏日大促助您實驗無憂
- 精彩回顧 | 第66屆全國制藥機械博覽會CIPM
- 2025國內一次性無菌采樣拭子生產廠家哪家好?如何選擇?推薦深圳美迪科生物
- 《河南省醫療儀器設備產業園區布局建設方案》的解讀
- 云端盛會 | ZwickRoell誠邀您參加5月5日起的9場精彩紛呈的網絡研討會(每日2場)
- 奔赴山海,同心啟航 | 億天凈化銷售團隊戶外騎行團建精彩回顧
- 【愛心貼士】勞動節假期結束了,這幾件小事幫您迅速恢復狀態
作者榜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