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委發布大氣細顆粒物的毒理與健康效應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
大氣細顆粒物的毒理與健康效應重大研究計劃
2021年度項目指南
圍繞大氣細顆粒物的毒性組分、毒理機制與健康危害這一核心科學問題,本重大研究計劃已資助研究項目91項,組織多學科領域專家進行合作攻關。資助項目通過發現并證實大氣細顆粒物(PM2.5)毒性組分在區域人群健康危害中的重要作用,在PM2.5毒性組分辨識與溯源、PM2.5污染組分的典型健康危害及其環境流行病學證據與特征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擬進一步完善基于組分的PM2.5健康風險解析和評價新思路,獲得PM2.5關鍵組分的病因學證據,揭示PM2.5毒性組分與相關疾病的聯系及其影響機制,凝練、提出和創新關鍵理論與方法,實現本重大研究計劃的總體科學目標。
一、科學目標
本重大研究計劃擬圍繞大氣細顆粒物毒理機制與健康危害重大科學問題,解析霧霾關鍵毒性成分及其來源和暴露途徑;提出并建立個體和人群水平暴露評估的方法,闡明我國霧霾高發地區大氣細顆粒物污染的暴露特征;尋找并利用代謝組、遺傳和表觀遺傳生物標志物,解析細顆粒物對關鍵信號路徑的擾動作用,詮釋我國特征大氣細顆粒物毒性組分的生物學效應和毒理學機制;揭示大氣細顆粒物可能誘發的機體應答與機體損傷作用機理,闡明大氣細顆粒物污染與相關疾病的聯系及其可能的影響機制。
二、核心科學問題
核心科學問題是“大氣細顆粒物的毒性組分、毒理機制與健康危害”。
(一)典型區域大氣細顆粒物毒性組分及暴露研究方法學。
(二)大氣細顆粒物毒性組分的生物學效應與毒理學機制。
(三)大氣細顆粒物的健康危害效應。
三、2021年度重點資助研究方向
(一)集成項目。
針對特定毒性組分,探索PM2.5組分鑒定—毒性組分甄別—人體暴露(包括體內分布)—毒性效應與毒理學機制—健康危害的全鏈條研究路線,不僅在人群中識別其賦存和暴露途徑,而且在細胞及動物實驗層面對其毒性機理進行驗證,從而在疾病與細顆粒物毒性組分的因果關系認識上獲得突破,形成健康效應引導的細顆粒物毒理研究的新范式,提出基于組分差異的我國區域PM2.5質量標準分級指導建議,普及大氣細顆粒物污染與健康關系科學觀念和認識,為實現基于毒性削減而非單純質量濃度控制的人群健康保障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
(二)重點支持項目。
針對最新出現的環境問題,探索極端天氣(如沙塵等)下細顆粒物毒性效應的演變。
四、項目遴選的基本原則
為確保實現總體目標,本重大研究計劃要求研究內容必須符合本項目指南要求,并按照以下原則遴選項目:
(一)鼓勵開展前沿領域探索性研究,優先支持原創性研究。
(二)優先支持學科交叉和充分體現環境、化學、醫學等領域交叉融合特征的研究。
(三)為實現總體目標和多學科集成的需要,申請人應承若在研究材料、基礎數據和實驗平臺上的共享。
(四)集成項目需體現與前期資助項目研究成果的繼承與躍升,要有引領性研究目標和指標。研究隊伍原則上應由多學科背景的人員組成,共同開展聯合攻關與協作研究,形成交叉融合的創新研究模式和機制。
(五)對不符合本重大研究計劃科學目標的申請不予受理。
五、2021年度資助計劃
2021年度擬資助重點支持項目1項,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約200萬元/項,資助期限2年,申請書中的研究期限應填寫“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擬資助集成項目1項,資助期限為2年,申請書中的研究期限應填寫“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約為1000~1200萬元/項(由指導專家和評審專家組根據目標凝練和評議情況確定資助額度)。
六、申請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申請條件。
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 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的經歷;
2. 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以及無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單位不是依托單位的人員不得作為申請人進行申請。
(二)限項申請規定。
執行《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申請規定”中限項申請規定的相關要求。
(三)申請注意事項。
申請人和依托單位應當認真閱讀并執行本項目指南、《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和《關于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的通告》中相關要求。
1. 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實行無紙化申請。申請書提交日期為2021年9月16日-9月20日16時。
(1)申請人應當按照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中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的填報說明與撰寫提綱要求在線填寫和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
(2)本重大研究計劃旨在緊密圍繞核心科學問題,將對多學科相關研究進行戰略性的方向引導和優勢整合,成為一個項目集群。申請人應根據本重大研究計劃擬解決的具體科學問題和項目指南公布的擬資助研究方向,自行擬定項目名稱、科學目標、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和相應的研究經費等。
(3)申請書中的資助類別選擇“重大研究計劃”,亞類說明選擇“重點支持項目”和“集成項目”,附注說明選擇“大氣細顆粒物的毒理與健康效應”,根據申請的具體研究內容選擇相應的申請代碼。
重點支持項目的合作研究單位不得超過2個,集成項目的合作研究單位不得超過4個,主要參與者必須是集成項目的實際貢獻者。
(4)申請人在申請書“立項依據與研究內容”部分,應當首先說明申請符合本項目指南中的重點資助研究方向,以及對解決本重大研究計劃核心科學問題、實現本重大研究計劃科學目標的貢獻。
如果申請人已經承擔與本重大研究計劃相關的其他科技計劃項目,應當在申請書正文的“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部分論述申請項目與其他相關項目的區別與聯系。
2. 依托單位應當按照要求完成依托單位承諾、組織申請以及審核申請材料等工作。在2021年9月20日16時前通過信息系統逐項確認提交本單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并于9月21日16時前在線提交本單位項目申請清單。
3. 其他注意事項。
(1)為實現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科學目標和多學科集成,獲得資助的項目負責人應當承諾遵守相關數據和資料管理與共享的規定,項目執行過程中應關注與本重大研究計劃其他項目之間的相互支撐關系。
(2)為加強項目的學術交流,促進項目群的形成和多學科交叉與集成,本重大研究計劃將每年舉辦1次資助項目的年度學術交流會,并將不定期地組織相關領域的學術研討會。獲資助項目負責人有義務參加本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和管理工作組所組織的上述學術交流活動。
(四)咨詢方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四處
聯系電話:010-62327173
標簽:大氣細顆粒物的毒理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基金委發布大氣細顆粒物的毒理與健康效應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
- 本重大研究計劃擬圍繞大氣細顆粒物毒理機制與健康危害重大科學問題,解析霧霾關鍵毒性成分及其來源和暴露途徑;提出并建立個體和人群水平暴露評估的方法
-
- 重大研究計劃“大氣細顆粒物的毒理與健康效應”2020年度項目指南
- 本重大研究計劃自立項以來,在PM2.5毒性組分辨識與溯源、PM2.5環境流行病學證據與特征、PM2.5污染的典型健康危害等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
- 基金委發布第二代量子體系的構筑和操控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
- 本重大研究計劃旨在通過對展示糾纏/疊加量子態等量子行為的第二代量子體系進行構筑和操控,開展量子信息科學方面的前瞻性和基礎性的研究,推動數理、信息、工材、化學等多學科交叉研究
-
- 基金委發布“極端條件電磁能裝備科學基礎”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
- 電磁熱力多場耦合極端沖擊條件電磁能與材料相互作用時空演化機理。
-
- 國家基金委發布空間信息網絡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
- 實現我國空間網絡理論與技術高起點、跨越式發展,并有效支撐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導航、深空探測等國家重大專項的發展奠定理論基礎。
-
- 基金委發布多層次手性物質的精準構筑重大研究計劃2022年度項目指南
- 本重大研究計劃將集化學、物理、材料、生物等學科的優勢力量,提升我國在手性科學領域的創新能力。
-
- 國家基金委發布特提斯地球動力系統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
- 本計劃的總體科學目標是:高度集成地球科學、數理科學和信息科學的觀測、探測、分析、模擬、實驗手段,通過特提斯域內洋陸變化與圈層相互作用研究,明確特提斯構造域形成變遷的動力學原因
-
- 基金委發布后摩爾時代新器件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2年度項目指南
- 以芯片的基礎問題為核心,旨在發展后摩爾時代新器件和計算架構,突破芯片算力瓶頸,促進我國芯片研究水平的提升,支撐我國在芯片領域的發展與創新。
-
- “未來工業互聯網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
- 本重大研究計劃針對未來工業互聯網生產要素互聯的時空關系演變及調控規律這一核心問題,圍繞以下三個科學問題展開研究:
-
- “未來工業互聯網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
- 本重大研究計劃針對未來工業互聯網生產要素互聯的時空關系演變及調控規律這一核心問題,圍繞以下三個科學問題展開研究:
-
- 國家基金委發布“第二代量子體系的構筑和操控”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
- 通過對展示糾纏/疊加量子態等量子行為的第二代量子體系進行構筑和操控,開展量子信息科學方面的前瞻性和基礎性的研究,推動數理、信息、工材、化學等多學科交叉研究
-
- 國家基金委發布可解釋、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重大研究計劃2022年度項目指南
- 基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方法在許多場景取得了重要突破,但仍然存在模型可解釋性差、對抗樣本魯棒性差、數據與算力需求大、理論基礎薄弱等問題。
-
- 國家基金委印發“大數據驅動的管理與決策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
- 發展針對管理與決策問題的大數據分析技術與計算方法,使得我國在大數據驅動的管理與決策研究相關領域躋身國際前列;開展在公共管理、商務、金融、醫療健康等應用領域的示范應用與平臺構建。
-
- 國家基金委發布“極端條件電磁能裝備科學基礎”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
- 構建電磁熱力多場耦合極端沖擊條件電磁能裝備科學基礎,引領電磁能裝備研發模式變革,產生重大原始創新,占領電磁能技術領域制高點,形成代表世界電磁能技術水平的戰略科技力量。
-
- 基金委關于發布西太平洋地球系統多圈層相互作用重大研究計劃2022年度項目指南
- 本重大研究計劃的核心科學問題:西太平洋跨圈層動力過程與物質能量循環。該重大研究計劃的組織實施將圍繞以下三個關鍵科學問題展開。
-
- 國家基金委征集“后摩爾時代新器件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1年度項目指南建議
- 圍繞“CMOS器件能耗邊界及突破機制”、“逼近硅基載流子速度極限的機制”和“超越馮?諾依曼架構能效的機制”三個核心科學問題分年度進行項目布局。
-
- 2021年度國家基金委與德國研究聯合會合作研究項目指南
-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德國研究聯合會(DFG)雙邊合作協議, 2021年雙方將共同資助中德合作研究項目,以促進兩國科學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
- 2021年度國家基金委與瑞典研究理事會合作研究項目指南
-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瑞典研究理事會(VR)簽署的合作協議及后續達成的共識,2021年雙方將共同資助跨學科合作研究項目,以促進兩國科學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
- 基金委發布生命科學部2021年度指南引導類原創探索計劃項目指南
- 申請提交時間為2021年11月01日-11月05日16時。
-
- 2021年度項目指南生物大分子動態修飾與化學干預重大研究計劃
- 提升我國生物大分子動態修飾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性研究的綜合實力,及其在國際化學生物學領域和生物醫學前沿研究中的地位;同時,造就一支學科深度交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化學生物學科研隊伍。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shangjinews.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