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速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機-無人車預設時間精準協同控制,30秒內實現復雜編隊跟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團隊針對有向通信拓撲結構下異構多智能體系統的預設時間時變輸出編隊跟蹤控制問題,提出了一種創新性解決方案。
其最新研究成果已發布于機器人領域國際會議IEEE IoTJ 2024(中科院TOP & JCR Q1,IF=8.2),論文標題為《Prescribed-Time Time-Varying Output Formation Tracking for Heterogeneous Multi-Agent Systems》。在實驗驗證環節,團隊運用FZMotion光學運動捕捉系統進行無人系統編隊定位追蹤和數據通信,驗證了該方案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研究背景與挑戰
集群系統中個體之間通過局部的感知和簡單的行為交互, 可以在宏觀上涌現出更為復雜與高級的群體行為,即集群智能。多智能體編隊控制作為集群智能的重要基礎研究分支,現已逐漸成為研究熱點。
在動態環境中,系統需實時調整編隊形態以規避障礙或攔截目標,這對時變輸出編隊跟蹤提出嚴苛要求。然而現有方法存在三大痛點:
■ 收斂時間不可控:傳統漸進式/有限時間控制依賴初始狀態
■ 動態異構難題:無人機(二階系統)與無人車(一階系統)難以統一控制
■ 工程實現瓶頸:多數研究僅停留在仿真階段
本文突破性地提出分布式預設時間TVOFT(time-varying output formation tracking)協議,通過動態參數化Lyapunov方程設計時變增益矩陣,首次在異構平臺上實現30秒精準編隊。
核心方法解析
系統建模
領導者&四個追隨者拓撲結構
異構系統包含1個領航無人機(二階動力學)和4個跟隨者(1無人機+3無人車),其動力學方程分別為:
控制協議設計
“三步走”策略實現預設時間收斂:
1. 分布式領航狀態觀測器:通過時間參數化Lyapunov方程求解P0,確保10秒內精確估計領航狀態
2. 本地狀態觀測器:動態增益矩陣Q0,i加速狀態估計誤差收斂
3. 編隊跟蹤控制器:引入編隊補償項Ti解決時變編隊問題,設計時變參數確保30秒內誤差歸零
實驗驗證與對比
為了驗證所提控制協議的有效性,團隊搭建了由2架無人機和三輛無人車組成的異構實驗平臺,進行了預設時間時變輸出編隊跟蹤實驗:
感知層
■ FZMotion運動捕捉系統:整套系統設置為100Hz進行定位與通信傳輸
通信層
■ Wi-Fi網絡實現多智能體信息交互
執行層
■ 無人機端:搭載機載計算機(運行控制協議)和飛控模塊
■ 無人車端:計算速度指令實現編隊跟蹤控制
通信拓撲圖:領航者(節點0)通過有向鏈路引領4個跟隨者
仿真實驗
編隊軌跡:
如下圖所示,系統從隨機初始位置出發,30秒內形成標準旋轉方陣并維持穩定編隊跟蹤,50秒仍保持穩定的編隊隊形。
實物驗證
實物實驗環節,研究團隊設計了與仿真相同的時變方形編隊,無人機高度固定,領導者高度1.2m,跟隨著0.8m。如下圖實驗輸出軌跡所示,系統在T2=30s內完成編隊跟蹤,t=50s時保持穩定。
對比實驗
對比協議:
· AOFT協議(漸進收斂)
· FxOFT協議(固定時間收斂)
兩種協議的輸出軌跡顯示編隊收斂速度較慢
AOFT協議在t=30s仍有顯著誤差,FxOFT協議在t=40s收斂
FxOFT協議需更大初始控制輸入(最高達3m/s2),而本文所提方法協議輸入更平滑
關于「」
是凌云光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主要面向元宇宙虛擬現實、Web3.0時代數字人、沉浸媒體、全息通信、計算光學成像等應用,已形成光場建模、運動捕捉、全景成像、XR 拍攝等在內的產品布局。
FZMotion智能體位姿追蹤系統是自主開發的運動捕捉采集與分析系統,可以實時跟蹤測量并記錄三維空間內點的軌跡、剛體的運動姿態以及人體動作,空間定位精度可以達到亞毫米級。
FZMotion 光學運動捕捉系統
FZMotion動捕系統在無人機室內定位、仿生機器人運動規劃、機械臂示教學習、氣浮臺位姿驗證、水下運動捕捉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已經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開展合作。凌云光·致力于為高校提供完備的解決方案,助力科研發展。
相關信息:
標題:Prescribed-Time Time-Varying Output Formation Tracking for Heterogeneous Multi-Agent Systems
作者:Z. Shi, Z. Feng, Q. Wang, X. Dong, J. Lv, Z. Ren, and D. Wang
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DOI:10.1109/JIOT.2024.3519115.2v1
官方主頁:【Bilibili】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R8Se5ER1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論文速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機-無人車預設時間精準協同控制,30秒內實現復雜編隊跟蹤
- 通過分布式觀測器與動態增益設計,在30秒內完成復雜時變編隊跟蹤
-
- 論文分享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系統研究院:基于分布式博弈策略的實用魯棒編隊跟蹤協議設計
- FZMotion助力高??蒲?/dd>
-
- 【論文速遞】北京郵電大學:基于NLS與SDP的算法,實現高精度無人機集群時間校準
- 多機器人UWB-VIO融合定位中的在線時間校準方法取得突破
-
- 【論文速遞】衛星拒止環境下,無人機集群如何實現秒級初始化?北京郵電大學團隊提出VIO-UWB融合新方案
- 一文讀懂VIO-UWB融合算法的核心突破
-
- 港東科技傅里葉紅外光譜儀安裝系列(十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紅外光譜是物質分子的振動-轉動能級躍遷所引起的對紅外輻射的特征吸收轉化為譜圖的形式,它與分子的結構密切相關,是
-
- 節省30%+實驗時間,從此離心有把握!
- Eppendorf落地式高速離心機提供獨特的4 x 1.5L大容量轉子及離心瓶。
-
- 助力科研論文-上海大學《ChemElectroChem》
- 在紡織品上制備柔性微超級電容器作為可穿戴電子器件的小型電源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上海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噴墨打印和擠壓打印直接在紡織品上制備MSCs。
-
- 【論文速遞】清華大學:輕量化UWB陣列實現高精度二維波達方向估計
- 輕量化設計+相位校準技術破解機器人定位難題
-
- 助力科研論文-上海大學《Macromol. Mater. Eng.》
- 上海大學高彥峰教授團隊研究了一種耐水纖維素納米紙,其熱穩定性和斷裂強度均高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其熱分解溫度和最高斷裂強度分別為290℃和127 MPa。
-
- 助力科研論文-福建農林大學《Carbohydrate Polymers》
- 高性能柔性導電基底是開發有前景的可穿戴設備的關鍵部件之一。為此,福建農林大學李建國教授團隊研究開發了一種可持續、柔性、透明、導電的纖維素/ZnO/AZO (CZA)薄膜。
-
- 氣相色譜儀如何精準分析復雜混合物
- ?氣相色譜儀(Gas Chromatography,GC)是一種在化學領域廣泛使用的分析儀器
-
- 淋巴瘤NGS研究速遞 | ctDNA協同PET-CT監測淋巴瘤復發
- 淋巴瘤NGS研究速遞 | ctDNA協同PET-CT監測淋巴瘤復發
-
-
- 操作與管理協同實現步入式環境實驗室溫濕度安全
- 本文著重探討了如何通過操作與管理的協同作用來實現步入式環境實驗室溫濕度的安全環境。首先分析了溫濕度安全在實驗室中的重要性,包括對實驗結果準確性、設備正常運行和人員安全的影響。
-
- 變曲率連續體機器人控制黑科技,動態誤差僅2.7%!北京理工大學新型力引導算法讓柔性機器人實現毫米級精準操控
- 力引導啟發式算法:變曲率連續體機器人高精度控制新突破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shangjinews.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