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剛度隔振平臺在原子力顯微鏡中的應用
原子力顯微鏡(AFM)已成為在納米尺度上對材料和細胞進行成像與測量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原子力顯微鏡能夠揭示原子級別的樣品細節,分辨率可達幾分之一納米量級,它有助于多種應用的成像,例如確定各種表面的表面特性、光刻、數據存儲以及原子和納米級結構的操作。
原子力顯微鏡在研究中的應用
盡管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對于需要使用它的研究人員來說,并不總是能夠輕易受益。而且在納米技術專業的學生實驗室中,原子力顯微鏡的使用也不夠普及,這是因為學生操作技能的缺乏,以及可使用的原子力顯微鏡數量受預算限制。
由于出現了更緊湊、便攜且用戶友好型的原子力顯微鏡,其可快速安裝且便于運輸,非常適合大學多用途課程應用和短期實驗室教學課程,這使得原子力顯微鏡的可獲取性得到了改善。
威斯康星大學河瀑分校最近將這樣一臺用戶友好型的原子力顯微鏡投入使用,用于凝聚態物理研究。這個面向本科生的高級實驗課程包括使用原子力顯微鏡檢查通過熱蒸發和光刻圖案化的金屬薄膜。
學生們使用原子力顯微鏡來查看制成后的圖案化薄膜的表面質量,確保圖案正確,測量薄膜的輪廓和表面粗糙度,并檢查圖案邊緣光刻的完整性。
實驗室的學生還可以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制作圖案化薄膜,然后用原子力顯微鏡檢查其質量。利用電子束光刻技術,掃描電子顯微鏡將一束電子在薄膜表面進行光柵掃描,從而在薄膜上形成特征。在這個過程中,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涂覆在一個表面上,然后引導電子束在樣品上掃描,使特定區域的PMMA曝光。
之后對薄膜進行顯影,去除曝光的PMMA,從而在薄膜上留下圖案。這些圖案的特征尺寸可小至100納米。掃描電子顯微鏡本身的最大照相放大倍數為300,000倍,能夠看到小至3納米的特征。
振動挑戰
掃描電子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系統極易受到來自環境的振動影響。隨著分辨率不斷從微米級跨越到納米級,像這樣的先進顯微鏡工具對更精確的隔振需求變得愈發關鍵。當測量幾埃或幾納米的位移時,必須為儀器建立一個絕對穩定的表面。
振動可以通過地板傳遞到原子力顯微鏡,不僅來自建筑物內的泵和電機,還來自電梯、暖通空調(HVAC)系統、外部車輛交通的移動,以及為顯微鏡提供支撐的輔助設備。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振動都會對所觀察圖像的質量和分辨率產生負面影響。原子力顯微鏡對低頻振動(幾赫茲范圍內)最為敏感,這些振動很難消除。
“我們嘗試了多種減輕原子力顯微鏡振動的方法,包括使用小型空氣隔振臺,但這并沒有解決問題,”麥肯說道。“就在去年,我們物理系使用了Minus K技術公司的負剛度隔振器。從那以后,我們原子力顯微鏡的所有振動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負剛度隔振平臺在AFM中應用實例
Park Systems XE-70 AFM on a Minus K BM-10
Nanosurf Easyscan2 AFM on a Minus K BM-10
Nano Magnetics Easy AFM on a Minus K LC-4U
Zeiss Axio Obersver Z1 AFM on a Minus K BM-8
總結
由Minus K技術公司開發并獲得專利的負剛度隔振器為原子力顯微鏡性能領域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能力。它們在隔振方面采用了完全被動的機械原理,不需要空氣或電力。沒有電子元件、電機或泵。它們完全以被動機械模式運行,同時在多個方向上實現了高度的隔振。
“垂直運動隔振是由一個支撐重量負載的剛性彈簧與一個負剛度機制相結合來實現的,”Minus K公司工程副總裁埃里克·朗格說。“在不影響彈簧靜態負載支撐能力的情況下,使凈垂直剛度變得非常低。與垂直運動隔振器串聯連接的梁柱提供水平運動隔振。梁柱的作用類似于一個彈簧與一個負剛度機制相結合。其結果是得到了一個緊湊的被動隔振器,它能夠實現非常低的垂直和水平固有頻率以及較高的內部結構頻率。”
正如新型原子力顯微鏡是為適應性而設計的一樣,更好的隔振解決方案也可用于支持這些原子力顯微鏡。負剛度隔振使得任何實驗室環境都適合取得優異的原子力顯微鏡檢測結果。
掃碼查看相關資料
碼內包含如下資料:
Minus K 負剛度隔震平臺/隔振平臺(低頻性能優良)產品數據單和文獻
SM_1 Spec Sheet.pdf
各標準隔震平臺的Transmissibility Curves 列表.pdf
各種被動隔震技術介紹.pdf
Negative-Stiffness Vibration Isolators 技術工作原理.pdf
如需了解更多關于負剛度隔震平臺/隔振平臺的信息,都歡迎通過電話、電子郵件或者微信與我們聯系。
產品負責人:許工
固態照明技術革新多路復用熒光檢測
固態光源點亮熒光原位雜交技術---提升生物醫學研究和臨床診斷新選擇
Lumencor固態光源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
熒光成像內窺鏡—激光技術在醫療成像與治療中的創新應用
FYLA發布全新超連續譜激光器HORIZON,開啟熒光壽命成像與微納光學研究新篇章
一機多能,幾乎滿足“所有”不同場景要求測量的全棧式光束分析儀
【新品】高像素分辨率2K(2048*2048)微型顯示器--純振幅液晶型空間光調制器FLCOS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負剛度隔振平臺在原子力顯微鏡中的應用
- 高隔振效率,低固有頻率(1/2Hz),穩定性好,機械被動減震隔離器!
-
- 光學平臺 | 主動隔振與被動隔振技術及大理石臺面在芯片制造中的應用
- 應用方向:主動隔振、半導體、精密制造
-
- 原子力顯微鏡在角膜基質細胞形態中的研究應用
- 角膜的主要結構為角膜基質層,占整個角膜厚的90%左右,在維持角膜高透明度和人眼正常視覺功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 Nanoscale:使用原子力顯微鏡對細胞間質的剛度進行斷層掃描
- 里爾巴斯德研究所的Frank Lafont等將布魯克NanoWizard Ultra Speed生物型原子力顯微鏡與STED超分辨熒光顯微鏡相結合,在納米尺度上對細胞內的細胞器和微生物進行了表征。
-
- 解讀量子光學中的隔振技術及其實驗意義
- 主要闡述了量子光學領域對于隔振系統的要求,以及卓立光學平臺能實現的效果。
-
- 振弦式應變計在土木工程中的深度應用
- 在大型土木工程的構造與運營中,應變測量作為評估結構安全性能的關鍵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深入剖析了振弦式應變計的核心測量機制及其在各類工程實踐中的應用情況,
-
- 峟思-振弦式應變計在煤礦井筒中的應用
- 應變測量是大型土木工程施工與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對振弦式應變計的量測原理及工程應用的介紹與討論,對振弦式應變計使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討論。
-
- 結合主動隔振的掃描電子顯微鏡成像穩定性研究
- 隨著人類觀測與測量技術的進步,目前最先進的觀察與測量手段已經前進到了納米甚至亞納米時代。其中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以其相對簡單靈活的操作方式和廣泛的附加探測手段,受到了各行各業的青睞。
-
- 彈性模量與剛度的區分
- 彈性模量:材料的“內在彈性” 彈性模又稱楊氏模量,是反映材料抵抗彈性變形能力的物理量。一般來說,對彈性物體施加一個外界作用(稱為應力)后,彈性會發生形狀的改變(稱為應變),彈性模量的一般定義是,應力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shangjinews.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最新話題
最新文章
- 雨量實時監測系統—指導農民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優化種植計劃
- 翻斗式雨量監測站—實時測量降雨量,精度可達毫米級
- GNSS形變監測系統—實現多參數聯合監測,提高災害預警的準確性
- GNSS邊坡監測系統—系統提前發出橙色和紅色預警,及時組織撤離,避免了人員傷亡
- 山體滑坡監測預警系統—高精度、實時性和自動化特點,成為地質災害防治的重要技術手段
- 智慧河道水位流量監測系統——以科技之名,打造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監測儀
- 水源地水質監測系統——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監測儀:守護水域的 “數字衛士”
- 水位在線自動監測監測系統——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監測儀:開啟精準監測新篇章
- 智慧河道水位流量監測系統——用監測儀,丈量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的 “脈搏”
- 河道水位雨量監測系統——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監測儀:水文監測的智慧之眼
作者榜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