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流行病學研究」清華余剛團隊揭示城市污水中168種藥物污染特征
作者:段磊、張一哲、王斌、余剛、高健發、葛亮、黃存瑞、翟南南
通訊單位:清華大學環境學院
合作單位: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深圳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SCIEX(中國)
論文DOI:10.1016/j.watres.2022.118321
【圖片摘要】
【成果簡介】
近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余剛教授團隊及其合作者在Water Research (IF: 11.236)上發表了題為“Wastewater surveillance for 168 pharmaceuticals and metabolites in a WWTP: Occurrence, temporal variations and feasibility of metabolic biomarkers for intake estimation”的論文,研究應用污水流行病學思路,通過分析污水廠進水中168種藥物及其部分代謝物,揭示其污染特征,提出了代謝物作為消費量反算標記物的可行性評估框架,為污水流行病學的應用提供了數據支撐,對污水流行病學應用于城市公共衛生與健康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公共衛生與健康受到了廣泛關注。城市污水,因其匯集有城市區域人群排泄物,包含有大量關于化學品攝入、暴露、排泄與代謝的生物化學信息,污水流行病學(Wastewater-based epidemiology, WBE)應運而生。目前,大量研究證實了WBE作為一種客觀、實時且方便的工具,可以估計藥物消費、化學品暴露、病毒危害等方面信息,在此過程中,合適生物標記物的選擇對得到可靠信息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對代謝物標記物的判斷。因此,在WBE研究中,需要引入多種生物標記物(特別是代謝物),以全面反映研究區域的化學品消費量,并為代謝物生物標記物的可行性評估提供數據支撐。
本研究方法基于課題組前期在三重四極桿液質聯用質譜SCIEX Triple Quad? 4500系統上開發的對168種藥物及其代謝物快速靈敏的分析方法(DOI:10.1016/j.envpol.2020.114113),通過采集北京某污水廠三個連續時間段的污水樣本開展。在168種目標化合物中,149種化合物被檢出,94種化合物在三次采樣中均被準確定量。消化系統類藥物西咪替丁(
本項目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52091544)和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2017ZX07202006)的資助。
【作者簡介】
段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污水流行病學、水環境中新污染物分析。
王斌(通訊作者),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新污染物風險評價與控制研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重大項目、國家水專項、國家土專項等20余項課題,發表SCI 論文180篇,SCI 總引8200余次,H 指數48;主(參)編專著6部,參編3部國家標準和3部團體標準,授權知識產權(專 利和軟件著作權)15項。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 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 項,曾獲得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技獎和優秀科技工作者獎,進入“全 球頂 尖前10萬科學家”榜單。兼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擔任SCI期刊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FESE)青年編委和Water編委,擔任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FESE、Emerging Contaminants等期刊“新污染物”專刊客座編委。
聲明:版權為 SCIEX 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獲得授權, 轉載時須注明「來源:SCIEX」。申請授權轉載請在該文章下“寫留言"。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污水流行病學研究」清華余剛團隊揭示城市污水中168種藥物污染特征
- 目前,大量研究證實了WBE作為一種客觀、實時且方便的工具,可以估計藥物消費、化學品暴露、病毒危害等方面信息
-
- 國際期刊 | 湖北大學研究團隊揭示延緩衰老機制
- 2023年3月10日,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余希嵐/李珊珊研究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17.694)在線發表了研究論文,該研究指出了糖酵解衍生的絲氨酸合成通路在防止心肌細胞衰老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通路中PHGDH/PKM2調節細胞衰老是一種以往未知的新機制,而且研究表明增強絲氨酸生物合成是一種潛在的抗衰老療法。
-
- 客戶成就 | 研究團隊揭示Ge-Te二元系統中的揮發性和非揮發性轉換機制
- 客戶成就 | 研究團隊揭示Ge-Te二元系統中的揮發性和非揮發性轉換機制
-
- 清華聯合研究團隊從蝙蝠細胞中發現阻止新冠病毒復制的抑制劑
- 蝙蝠是對人類具有極大危害的病毒載體,基因組學層面的比較分析,也將為了解蝙蝠自身的免疫系統和病毒防衛機制提供重要的工具。
-
- 國際期刊 | 翌圣qPCR Mix助力清華研究團隊Nature發文
- 9月13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玉樂研究團隊在Nature (IF=64.8)在線發表了題為“Molecular basis of methyl-salicylate-mediated plant airborne defens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鑒定了識別氣態水楊酸甲酯(MeSA)的植物受體,揭示MeSA介導的植物氣傳性免疫的分子機制及植物病毒的反防御機制,為防治病蟲害提供了突破點和研究方向。
-
- Science:全球首顆!清華團隊實現芯片重大突破
- 它集合了記憶、計算和學習能力。能在片上快速完成不同任務的模型訓練。而能耗僅為先進工藝下ASIC的1/35,能效有望提升75倍,同時兼顧保護隱私。
-
- IF46.297!四川大學邵振華團隊揭示C5a-C5aR1相互作用
- 2023年2月17日,四川大學邵振華團隊在《Cell Research》期刊發表了研究論文(IF=46.297),該研究揭示了C5a-C5aR1相互作用,為C5aR1的配體識別、偏置信號調節、激活和C5aR1的Gi蛋白偶聯提供了深入的機制研究,這可能有助于未來治療藥物的設計。
-
- 登頂Nature正刊 | JEOL CRYOARM300助力國內研究團隊揭示新型CRISPR-Cas系統的分子機制
- JEOL冷凍電鏡推動C.A.S.武漢病毒所科學研究新突破
-
- 直播預告 | 新型藥物研究中的生物分析策略
- 直播預告 | 新型藥物研究中的生物分析策略
-
- 四川大學余睽教授團隊《Adv. Mater.》: 膠體半導體量子點和幻數團簇的生長模型研究 | 前沿用戶報道
- 研究團隊率先提出的兩個十分關鍵、全新的科學概念
-
- 中心助力魯統部教授、余自友研究員團隊Nature Communications
- 中心助力魯統部教授、余自友研究員團隊Nature Communications
-
- 生態環境部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的醫療污水應急處理技術方案》
- 本方案適用于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下簡稱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診療的定點醫療機構(醫院、衛生院等)、相關臨時隔離場所以及研究機構等產生污水的處理。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shangjinews.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最新話題
最新資訊
- 通知公告|關于征集“我心中的中國材料大會”短視頻的通知
- BCEIA 2025 云課堂 5 月直播預告 | 知識盛宴持續來襲
- 這里有妙招,純化不迷茫!Cytiva「純化日」靈感市集進行中!
- 財報 | 阿美特克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
- 阿美特克宣布收購FARO Technologies
- 【直播講座】布魯克磁共振400熱線常見問題答疑
- 好消息丨布魯克電子顯微分析中國客戶體驗中心全新升級啦!
- May 2025 Staffing Newsletter 2025年5月人才召集令!
- 直播 | 20納米以下穩定高質量可重復TEM樣品制備
- 全球首發!PFAS 能力驗證服務來襲,權威認證讓實驗室檢測 “快人一步”
作者榜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