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光譜技術在館藏絲絹文物照明損傷度評價中的應用
絲絹是東亞地區古代繪畫、書籍、衣物等文物中*常用的材料,其作為*高光敏感等級的藏品極易在博物館光源輻射下產生光損傷。造成絲絹光損傷的參數有三種:光源的光譜功率分布(SPD)、曝光量Q(照射強度和照射時間的乘積)和絲絹對光子能量的響應特性。鹵素燈、鈉燈、熒光燈和LED等光源即因光譜能量差異對絲絹有不同的照明損傷度,因此,揭示SPD、Q、材料特性耦合作用下的光損傷規律,是對絲絹文物進行有效照明保護的基礎。光照老化實驗是進行文物照明損傷研究的國際通行方法,其中損傷評價參數的選取和分析是關鍵。色差是一種用于評價文物色彩損傷的有效方法,但色差卻不能評價文物的機械損傷,而機械損傷恰恰是絲絹文物*主要的光化學損傷形式。文物的色彩損傷和機械損傷在本質上都是因為內部的分子結構發生了改變,因此從微觀上評價絲絹的光致損傷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絲心蛋白中發生肽鍵的斷裂和結構域的轉化是絲絹文物光致損傷的微觀機理,其中肽鍵的斷裂可以通過高度感光的酪氨酸來評估,結構域的轉化可以通過結晶度來評估。在測取珍貴絲絹文物的微觀變化時,無損的光譜分析法明顯優于氨基酸水解等破壞性分析方法。相較于拉曼光譜信號易受到絲絹熒光效應的干擾,傅里葉變換紅外(FTIR)光譜法則更適合測取絲絹文物的微觀變化。因此,從光老化絲絹樣品的FTIR光譜中找到表征酪氨酸和結晶度的特征信號,并驗證兩者是否適合表征絲絹文物的照明損傷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實現絲絹文物有效照明保護的關鍵是得到可見光對于絲心蛋白的影響規律,但是酪氨酸和結晶度是否能夠有效表征絲絹文物對于可見光波長λ和曝光量Q的響應特性目前仍有待明確。
實驗選用19世紀末經脫膠處理的平紋未染色桑蠶絲絹材料制作實驗樣品。經過前處理后,從絲絹上切下11組1cm×1cm的正方形材料作為標準實驗樣品。其中10組樣品用于窄帶光輻照實驗,1組樣品用于照明損傷度模型的驗證實驗。
實驗分為10個照射組同時進行,每個輻照周期定為240h(Q=2400W·h·m-2),共設置六個輻照周期(記為t1—t6),其中無曝光的初始狀態記為t0。使用由金剛石制成的衰減全反射(ATR)晶體在反射模式下對樣品各輻照周期的標記點進行測量,所使用的FTIR光譜儀型號為BRUKER Invenio R,光譜分辨率為4cm-1,波數測試范圍為4000~400cm-1,樣品掃描頻率為32次。
以高感光性酪氨酸為主的絲心蛋白側鏈氨基酸在可見光照射下會從主鏈上被切斷。研究表明:1160cm-1處信號可以反映絲聚合物上酪氨酸殘基中酚基的振動吸收,1621cm-1處相對穩定的酰胺Ⅰ帶信號可以作為內標峰,兩處信號的峰強比能夠表示酪氨酸的相對含量。
結晶區是維持絲纖維形態的*重要結構,起著剛性和定向增強的作用,而非結晶區起著柔軟、柔韌的基體作用。兩個區域的降解均可通過結晶度來反映,CFTIR上升說明無規卷曲構象的降解速率快于β-折疊構象,降解主要發生在非結晶區,意味著絲絹壓力傳導和緩沖能力的減弱;CFTIR下降說明β-折疊構象的降解速率快于無規卷曲構象,降解主要發生在結晶區,意味著絲絹承載能力的減弱。
酪氨酸指數
首先,讀取樣品的紅外光譜數據;然后,對數據進行自動基線校正;接著,分別讀取1160和1621cm-1處信號的吸收峰強度;*后計算各輻照組樣品t0—t6周期的TFTIR。
各輻照組絲絹從t0至t6的TFTIR
各輻照組樣品的TFTIR測試誤差均在合理區間,且隨測試周期的增加呈現出振蕩的趨勢。上述結果表明,可見光的照射不會使絲絹的TFTIR單調下降,這與光照通過加劇肽鏈斷裂致使TFTIR下降,從而加重絲絹照明損傷程度的基本事實不符。
除595nm輻照組外(Sig<0.05),其余輻照組中Q對TFTIR均無**影響(Sig>0.05)。在可見光的照射下,絲絹的TFTIR與Q沒有**相關關系,說明TFTIR不適合表征Q對絲心蛋白的影響。
結晶度指數
首先,讀取樣品的紅外光譜數據;然后,在*小常數基線模式下自動減去基線;接著,從中分離出1230和1263cm-1兩處特征峰并進行峰擬合;*后,計算各輻照組樣品t0—t6周期的CFTIR。
各輻照組絲絹從t0至t6的CFTIR
各輻照組樣品的CFTIR測試誤差均在合理區間,且隨測試周期的增加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上述結果表明,絲心蛋白的非結晶區在可見光的照射下會首先發生降解,且其中無規卷曲構象的降解速率快于β-折疊構象;從而導致絲絹緩沖能力的下降和CFTIR的上升。在可見光的進一步作用下,絲心蛋白非結晶區的降解速率逐漸趨緩,結晶區伴隨著β-折疊構象的破壞逐步開始降解,從而導致絲絹承載能力和CFTIR的下降。
同時不同波段的可見光對于絲絹CFTIR的影響有一定的差異性:例如,447nm輻照組樣品的CFTIR在降解的前中期穩定不變,說明近紫外光會以相似的速率同時降解絲心蛋白的結晶區和非結晶區;隨后樣品的CFTIR快速下降,說明此時非結晶區的無規卷曲構象基本降解完成,而結晶區的β-折疊構象仍在快速降解;接著樣品的CFTIR在穩定了一個周期后繼續下降,說明結晶區的β-折疊構象在突破瓶頸期后繼續降解直至穩定。而733nm輻照組樣品的CFTIR在整個老化過程中以近似線性的趨勢緩慢下降直至穩定,說明近紅外光會以較慢的速率降解絲心蛋白的結晶區和非結晶區,且結晶區的β-折疊構象的降解速率要快于非結晶區的無規卷曲構象。上述結果表明,絲絹文物的照明損傷規律較為復雜,其損傷程度不僅與光子能量有關,還與材料對各能量光子的吸收特性有關;而本質上是與絲絹的光照響應度有關。由上述分析可知,CFTIR具有表征在不同波段可見光的作用下絲絹材料的Q響應特性的潛力。
經過十種窄帶光源的長周期輻照實驗,絲絹樣品的紅外光譜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光照不會持續破壞肽鏈上高感光性的酪氨酸從而導致TFTIR單調下降,這與光照會持續加重絲絹損傷程度的基本事實不符;同時TFTIR和Q的相關性分析結果也表明兩者間無**相關關系,說明TFTIR不適合表征絲絹的光照響應度。絲絹CFTIR隨Q的增加呈現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說明光照會首先破壞主要位于非結晶區的無規卷曲構象,進而破壞主要位于結晶區的β-折疊構象,這與無規卷曲構象相較β-折疊構象更易光降解的基本事實相符;同時CFTIR和Q的相關性分析結果也表明兩者間具有**相關關系,說明CFTIR能夠表征絲絹材料對于Q的響應特性。
基于FTIR光譜提出了一種非破壞性的絲絹文物照明損傷評價指標CFTIR,并通過對窄帶光源輻照實驗結果的數據分析證實了該指標的有效性。也為館藏絲絹文物的照明損傷評價、光源損傷判定和照明標準制定提供有效的幫助。
標簽:紅外光譜
相關產品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紅外光譜技術在館藏絲絹文物照明損傷度評價中的應用
- 絲絹是東亞地區古代繪畫、書籍、衣物等文物中*常用的材料,其作為**光敏感等級的藏品極易在博物館光源輻射下產生光損傷。
-
- 原位紅外光譜技術在催化反應中的應用
- 原位紅外光譜技術能夠實時監測催化劑表面的變化,從而了解反應機理和提高催化性能。在催化反應中,催化劑對反應體系的一個或多個反應物分子起到活化、激發、轉化的作用。
-
- 拉曼光譜技術在紡織文物的應用
- 古代紡織品染色工藝的文字記錄不完整、單一,所以紡織文物出圖后需要及時使用拉曼光譜技術對紡織文物進行鑒定,為文物的鑒定、保護、儲存、研究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
-
- 文獻分享 | 拉曼光譜技術在文物寶玉石珠飾中的應用
- 如海EVA6000,可用于醫藥、醫療、公共安全、化學品檢測、食品安全、珠寶檢測等多個領域的高性價比手持式拉曼光譜儀。
-
- 解密文物“指紋”:拉曼光譜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
- 解密文物“指紋”:拉曼光譜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
-
- 熱點應用丨紅外光譜和拉曼光譜技術在微塑料分析中的應用
- 熱點應用丨紅外光譜和拉曼光譜技術在微塑料分析中的應用
-
- 低場核磁技術在高低溫離子交換膜孔徑評價中的應用
- 低場核磁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無損檢測方法,通過結合原位變溫系統,可以研究不同溫度下質子交換膜的孔徑變化特性。低場核磁共振技術以水作為探針,捕捉水中的氫質子的信號。
-
- 天美講堂丨光學顯微鏡中的照明技術
- 本文將介紹一些最常見的光學顯微鏡術語,包括正置顯微鏡和倒置顯微鏡,反射和透射照明模式以及明場和暗場照明模式,并討論了它們在不同研究領域的適用性。
-
- FT-IR 顯微紅外光譜產品在微塑料分析中的應用
- FT-IR 顯微紅外光譜產品在微塑料分析中的應用
-
- 前沿應用|低場核磁共振技術在食品飲料穩定性評價中的應用
- 在食品飲料產品質量控制中,增稠劑的選擇和使用方法可能因產品類型和所需的特定性質而有所不同,所以有必要對增稠劑進行定量分析,接上文例子,通過分析β-葡聚糖的含量來描述理化穩定性。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shangjinews.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最新話題
最新文章
- 雨量實時監測系統—指導農民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優化種植計劃
- 翻斗式雨量監測站—實時測量降雨量,精度可達毫米級
- GNSS形變監測系統—實現多參數聯合監測,提高災害預警的準確性
- GNSS邊坡監測系統—系統提前發出橙色和紅色預警,及時組織撤離,避免了人員傷亡
- 山體滑坡監測預警系統—高精度、實時性和自動化特點,成為地質災害防治的重要技術手段
- 智慧河道水位流量監測系統——以科技之名,打造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監測儀
- 水源地水質監測系統——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監測儀:守護水域的 “數字衛士”
- 水位在線自動監測監測系統——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監測儀:開啟精準監測新篇章
- 智慧河道水位流量監測系統——用監測儀,丈量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的 “脈搏”
- 河道水位雨量監測系統——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監測儀:水文監測的智慧之眼
作者榜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