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吸收測量
一、 前言
光學元件是激光系統和激光相關設備的基本組成單元,元件的性能直接決定了系統/設備的整體性能。近年來,激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在微電子光刻、激光加工、激光醫療、激光慣性約束聚變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對激光系統中大量使用的光學元件性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技術要求,不僅需要有高反射率/透過率,還需要有低吸收和散射損耗、高激光損傷閾值、高穩定性和長使用壽命。
吸收損耗是影響光學性能的重要參數.在強激光系統中,光學材料/薄膜的吸收會導致抗激光損傷能力的明顯下降;光通信領域中,吸收會導致各種高性能光學薄膜濾光片損耗增加、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目前性能優異的介質薄膜在可見及近紅外波段的吸收率已經達到10-7量級甚至更小.傳統的分光光度法、消光系數換算法等方法已無法滿足測量要求.表面熱透鏡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測量薄膜微弱吸收的一種新手段,它具有靈敏度高、調節方便等優點.而表面熱透鏡技術又根據探測光與泵浦光夾角又有幾種細分方法,比如常見的光熱共光路法,光熱偏轉法等。
二、 LID光熱偏轉法
1. 測量原理-光熱偏轉技術
此系統采用光熱偏轉技術,用于測量透明光學材料及鍍膜產品受到激光照射后產生的微弱吸收。在強激光照射下,材料內部由于吸收熱能產生折射率梯度現象(熱透鏡效應),當一束探測光經過“熱透鏡”效應區域時發生位置偏移,通過PSD位移傳感器測量其位置偏移量。
2. 絕對值-LID電極校準
LID系統Z大特點在于采用特別的校準方法-電加熱法進行不同材料及規格的樣品進行校準得到標準曲線。通過校準標準曲線及pump激光的平均功率計算得出吸收系數。
不論是校準測量還是實際測量,采用“off /on”的測量模式,即不加熱時測量探測光在PSD位移傳感器的初始位置S0,穩定一段時間后,電流/激光加熱后探測光位置發生變化為S’, S’- S0差值即為位移偏移量。
校準時,采用1-2種相同幾何形狀的樣品,在材料上鉆孔,插入熱電阻,然后提供電流加熱,得到偏轉位移與電流的關系,從而得到該種材料的標準吸收系數即矯正因子Fcal。
體校準 面校準
3. 測量模式
根據客戶不同的樣品材料特性及尺寸可以定制不同測量模式:
三、 LID弱吸收儀
1. 技術參數說明
技術指標 | 詳細描述 |
Pump激光器 | UV到IR常見激光波長任選 (193nm/266/355.....10.6um) |
Probe激光器 | LD 660nm |
儀器校準 | 電極校準! 體吸收:樣品中間鉆孔(約2.2mm)放置棒型熱敏電阻 面吸收:表面放置熱敏電阻 |
靈敏度 | 0.1ppm/cm |
重復精度 | ≤10% |
測試樣品規格 | 方形:常規20x20x20mm(六面拋光) |
測試項目 | 體吸收、膜吸收 |
測試結果 | 絕對值! |
2. 安裝實物圖
3. DUV 193nm應用
4. 軟件界面及測量報告
目前LID光熱偏轉法弱吸收儀已經廣泛應用于玻璃廠家,比如蔡司、Schott、Corning、賀利氏、Layertec等,國內長春光機所、北京玻璃研究院、成都光電所、武漢長飛等,其0.1ppm的靈敏度及豐富的光刻機相關產品應用經驗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弱吸收測量
- 光學元件是激光系統和激光相關設備的基本組成單元,元件的性能直接決定了系統/設備的整體性能。
-
- 喜報-我司發貨弱吸收儀
- 2024年5月28日,我司又發貨一臺弱吸收儀,型號為PTI-1064-1D50M,這是本月發貨的第2臺,也是我司弱吸收儀第48次發貨。此次發貨的弱吸收儀采用最新的一體化設計,便于客戶安裝調試,支持客戶輕松升級至最多3個泵浦波長。
-
- 喜報-我司發貨弱吸收儀
- 2024年5月28日,我司又發貨一臺弱吸收儀,型號為PTI-1064-1D50M,這是本月發貨的第2臺,也是我司弱吸收儀第48次發貨。此次發貨的弱吸收儀采用最新的一體化設計,便于客戶安裝調試,支持客戶輕松升級至最多3個泵浦波長。
-
- 喜報-我司發貨弱吸收儀
- 2024年5月28日,我司又發貨一臺弱吸收儀,型號為PTI-1064-1D50M,這是本月發貨的第2臺,也是我司弱吸收儀第48次發貨。此次發貨的弱吸收儀采用最新的一體化設計,便于客戶安裝調試,支持客戶輕松升級至最多3個泵浦波長。
-
- 弱電橋架分類
- 弱電橋架不僅用于承載通信、電力、監控系統等線路,還能夠保證線路的安全、整潔和長久穩定的運行。為了更好地滿足不同場景需求,弱電橋架的種類繁多,適用于不同的施工環境和安裝要求。本文將詳細探討弱電橋架的主要分類及其應用,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各類橋架的特點及選擇依據。
-
- 吸收速度測試儀-綜述
- 吸收速度測試儀-綜述
-
- 實測案例——通過膜厚儀吸收測量測定溶液中的物質濃度
- 本次實測案例將聚焦于液體樣品吸收和濃度的實時測量。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shangjinews.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最新話題
最新文章
- 雨量實時監測系統—指導農民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優化種植計劃
- 翻斗式雨量監測站—實時測量降雨量,精度可達毫米級
- GNSS形變監測系統—實現多參數聯合監測,提高災害預警的準確性
- GNSS邊坡監測系統—系統提前發出橙色和紅色預警,及時組織撤離,避免了人員傷亡
- 山體滑坡監測預警系統—高精度、實時性和自動化特點,成為地質災害防治的重要技術手段
- 智慧河道水位流量監測系統——以科技之名,打造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監測儀
- 水源地水質監測系統——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監測儀:守護水域的 “數字衛士”
- 水位在線自動監測監測系統——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監測儀:開啟精準監測新篇章
- 智慧河道水位流量監測系統——用監測儀,丈量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的 “脈搏”
- 河道水位雨量監測系統——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監測儀:水文監測的智慧之眼
作者榜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