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藥物ABPP和SPR互作,大規模分子相互作用-分子對接
可進行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大規模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如:
1. 對蛋白質、核酸、小分子、天然產物研究相互作用進行親和力、動力學的全面分析,如:Ka、Kd、KD、ΔG等等;
2. 篩選能和靶蛋白結合的活性分子,分子對接、虛擬篩選、AI+篩選等;
3. ABPP(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釣靶技術,藥靶篩選藥物分子;
4. 復合物的結構和組裝順序的分析。
5.天然產物藥物配伍、方證、循證醫學為基礎的藥效及醫學研究。
不同的分子互作技術各有特點,選擇合適的技術取決于研究的具體需求和條件。
SPR:基于芯片表面(PH,分子量,電荷,離子濃度,溫度)等離子共振強度表示信號高低,靈敏度較高。
BLI:和spr類似,基于光波干涉形成信號,相對適合大分子蛋白檢測。
MST:需要標記熒光分子如CY5,蛋白聚集、構象大小影響大,適合小分子至離子。
ITC:基于互作過程吸放熱提供熱力學參數(如ΔH、ΔS、ΔG)適合構象穩和小分子。
互作檢測范圍包括:
蛋白-蛋白、抗體-抗原、蛋白-小分子、抗體-多肽、蛋白-DNA、DNA-DNA、蛋白-納米材料等分子間相互作用力檢測;除了蛋白、抗體外,細胞裂解液、細菌等也可結合垂釣質譜等技術鑒定調控蛋白;也可在藥物篩選、醫療診斷、食品檢測、血液標志物檢測等領域有廣泛應用。
注意:樣品溶液中如含有NaN3、咪唑、蔗糖、DTT 等物質,需提前告知;如采用氨基偶聯的方式檢測,蛋白緩沖液中不能含有伯氨基的成分,如Tris 緩沖液。
SPR 檢測服務需經評估后確定對應的方案和價格。
電話:13292286508(微信同號)
郵件:fzhl_net@petalmail.com
分子對接(molecular docking)是依據配體與受體作用的“鎖-鑰原理” (lock&key principle),模擬配體與受體分子相互作用的一種技術方法。分子識別的過程,主要包括靜電、氫鍵、疏水、范德華力等。分子互聯為廣大客戶提供基于AI技術的虛擬篩選、分子對接服務、分子互作濕試實驗驗證服務,預測藥物分子能否結合蛋白質分子、結合的方式、位置和穩定性等信息。內容涵蓋受體準備(去水、加氫、優化結構和能量最小化)、活性位點發現、蛋白柔性構象探索、配體構象數據庫準備、對接計算結果分析評價、小分子化合物庫制備、藥效團建模及篩選、人工經驗篩選等等。
分子對接應用:
1、配體和受體作用方式和結合構象;
2、篩選與靶點結合的先導化合物,化合物排序;
3、作用機理拓撲網絡組構建;
電話:13292286508(微信同號)
郵件:fzhl_net@petalmail.com
我們目前可以為您提供以下交付內容:
蛋白/抗原/抗體—分子間親和力定性報告(定性分析),親和力測定報告(定量分析);結合常數(Ka)、解離常數(Kd)和 親和常數(KD); 親和力強弱排序;方證配伍研究報告。
周期:2-3周。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天然藥物ABPP和SPR互作,大規模分子相互作用-分子對接
- 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ABPP和SPR互作,大規模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分子對接 對蛋白質、核酸、小分子、天然產物研究相互作用進行親和力、動力學的全面分析,如:Ka、Kd、KD、ΔG等等;
-
- 揭開植物研究的秘密語言:看Biacore如何解碼分子互作
- 歡迎文末掃碼,進入Biacore分子互作技術理論基礎與實驗設計線上課程
-
- 盤點!分子互作“金標準” Biacore在CNS文章中的使用(上)
- 本期主要分享藥物開發方向的文章匯總
-
- 盤點!分子互作“金標準” Biacore在CNS文章中的使用(下)
- 本期主要分享基礎科研方向的文章匯總
-
- 花粉活力分析儀助力揭示OsRHS與cHSP70‐4互作調控水稻開花期耐熱的分子機制
- 本實驗使用Ampha Z40花粉活力分析儀,對比發現OsRHS過表達植株花粉活力顯著低于ZH11植株,敲除植株則顯著高于ZH11植株,且非熱脅迫下無顯著差異,為OsRHS負向調控水稻花粉活力耐熱性提供了直接證據。
-
- 精品推薦 | 小核酸藥物候選分子篩選解決方案
- 精品推薦 | 小核酸藥物候選分子篩選解決方案
-
- 酵母雙雜交篩選HSPC016互作蛋白
- 研究基于酵母雙雜交系統,結合威尼德電穿孔儀與分子雜交儀,系統篩選與HSPC016相互作用的潛在蛋白。通過構建誘餌載體與cDNA文庫,優化轉化條件并利用多級報告基因篩選互作候選蛋白。
-
- 酵母雙雜交篩選HSPC016互作蛋白
- 研究基于酵母雙雜交系統,結合威尼德電穿孔儀與分子雜交儀,系統篩選與HSPC016相互作用的潛在蛋白。通過構建誘餌載體與cDNA文庫,優化轉化條件并利用多級報告基因篩選互作候選蛋白。
-
- 基于酵母雙雜交技術篩選hBex1相互作用蛋白的分子機制研究
- 酵母雙雜交技術系統篩選與hBex1相互作用的蛋白,揭示其潛在分子調控網絡。利用威尼德電穿孔儀構建誘餌載體并轉化酵母菌株,結合文庫篩選及威尼德紫外交聯儀驗證互作。
-
- 開發抗體偶聯藥物的抗上皮細胞黏附分子抗體特性
- 實驗方法包括相應抗體的制備、ELISA實驗、細胞染色實驗、Western blot實驗和單抗標記實驗(標記實驗最后使用Sephadex-50層析柱除去標記蛋白中的低分子藥物和多肽并使用EYELA離心濃縮CVE3000進行濃縮)、細胞毒性測試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shangjinews.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