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連續發布28個新標準,連續流動分析儀助力水質中六價鉻檢測
環保標準的變化一直深受關注,十三五之后,環保標準的發布速度明顯加速。近日,環保部連續發布三個公告,共發布環境監測標準28項,這其中不乏眾多大家期盼已久的標準, 尤其是水質方面。自2013年頒布了總磷、總氮、氨氮的自動化的儀器法,隨后2017年頒布了揮發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化物、氰化物的儀器法,隨著自動化儀器的普及和成熟,越來越多項目的檢測方法朝著自動化和儀器化發展。
在2018年12月29日頒布的新標準中就更新了水質中六價鉻的檢測方法即《水質 六價鉻的測定 流動注射-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規定了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活污水中六價鉻的測定,自2018年4月1號實施,此檢測方法可采用連續流動分析儀實現全自動化的測定,為廣大用戶帶來極大便利。
在現行的標準中,水質中的六價鉻采用傳統的手工方法進行樣品的前處理、取樣、加試劑以及比色等工作,不僅耗時費力,要求操作人員具有較高的操作技巧,對樣品的前處理要求也多,給用戶的日常工作帶來許多困擾,而連續流動分析儀完全避免了這些問題。連續流動分析儀可全自動完成樣品的過濾、消解、取樣、加試劑、反應、檢測等工作,操作過程標準化、程序化,大大提高了效率及準確性。儀器的自動化操作非常適用大批量樣品的檢測工作。
28項新標準
標準名稱、編號如下:
一、《固定污染源廢氣 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 重量法》(HJ 836-2017);
二、《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GB/T16157-1996)修改單;
三、《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HJ 75-2017);
四、《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76-2017);
五、《惡臭污染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 905-2017)。 以上標準自2018年3月1日起實施。
標準名稱、編號如下:
一、《水質 六價鉻的測定 流動注射-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HJ 908-2017);
二、《水質 多溴二苯醚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HJ 909-2017);
三、《環境空氣 氣態汞的測定 金膜富集/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910-2017);
四、《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HJ 194-2017);
五、《固定污染源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HJ 38-2017);
六、《固定污染源廢氣 氣態總磷的測定 喹鉬檸酮容量法》(HJ 545-2017);
七、《固定污染源廢氣 氯氣的測定 碘量法》(HJ 547-2017);
八、《土壤和沉積物 有機物的提取 超聲波萃取法》(HJ 911-2017);
九、《固體廢物 有機氯農藥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HJ 912-2017);
十、《環境標準樣品研復制技術規范》(HJ 173-2017)。
以上標準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自以上標準實施之日起,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批準發布的同樣標準廢止。
標準名稱、編號如下:
一、《水質 百草枯和殺草快的測定 固相萃取-GX液相色譜法》(HJ914-2017);
二、《地表水自動監測技術規范(試行)》(HJ915-2017);
三、《環境二噁英類監測技術規范》(HJ916-2017);
四、《固定污染源廢氣 氣態汞的測定 活性炭吸附/熱裂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917-2017);
五、《環境振動監測技術規范》(HJ918-2017);
六、《環境空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便攜式傅里葉紅外儀法》(HJ919-2017);
七、《環境空氣 無機有害氣體的應急監測 便攜式傅里葉紅外儀法》(HJ920-2017);
八、《土壤和沉積物 有機氯農藥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HJ921-2017);
九、《土壤和沉積物 多氯聯苯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HJ922-2017);
十、《土壤和沉積物 總汞的測定 催化熱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923-2017);
十一、《COD光度法快速測定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924-2017);
十二、《便攜式溶解氧測定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925-2017);
十三、《汞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926-2017)。
以上標準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生態部發布《六價鉻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 ?本標準規定了六價鉻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儀的技術要求、性能指標及檢測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六價鉻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儀的生產設計、應用選型和性能檢測。
-
- 環保部發布5項國家生態環境新標準 確定對應檢測辦法對相關儀器有哪些推動作用?
- 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中提到要建立完善的技術標準體系,這將帶動新的末端治理需求提升,從而推動相關儀器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隨著環境治理要求的不斷提高。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shangjinews.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最新話題
最新資訊
- 通知公告|關于征集“我心中的中國材料大會”短視頻的通知
- BCEIA 2025 云課堂 5 月直播預告 | 知識盛宴持續來襲
- 這里有妙招,純化不迷茫!Cytiva「純化日」靈感市集進行中!
- 財報 | 阿美特克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
- 阿美特克宣布收購FARO Technologies
- 【直播講座】布魯克磁共振400熱線常見問題答疑
- 好消息丨布魯克電子顯微分析中國客戶體驗中心全新升級啦!
- May 2025 Staffing Newsletter 2025年5月人才召集令!
- 直播 | 20納米以下穩定高質量可重復TEM樣品制備
- 全球首發!PFAS 能力驗證服務來襲,權威認證讓實驗室檢測 “快人一步”
作者榜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