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研深海原位氣相色譜儀和深海原位CDOM熒光傳感器完成海試
海洋因擁有豐富的生物、礦產等資源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點,是解決人口膨脹、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的重要出路;海洋因巨大的水域面積和儲水量成為影響全球氣候、碳循環等的重要因素,是研究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對象;海洋因其復雜性、獨特性等特點成為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主要方向,是科學和技術創新的重要舞臺海洋因其通透性和天然地理格局成為重要的國防屏障,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
2020年8月14日至9月7日,深海勇士號/探索二號搭載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共同研制的4500米級深海原位氣相色譜儀、深海原位有色溶解有機物(CDOM)熒光傳感器和深海原位葉綠素熒光傳感器完成海試。
深海原位氣相色譜儀進行了兩次海底試驗,最大潛深1637米;深海原位CDOM熒光傳感器和深海原位葉綠素熒光傳感器進行了八次海底試驗,最大潛深3961.9米。深海原位氣相色譜儀可原位定量測量深海中單體揮發性有機組分和各類氣體成分。本次海試成功的深海原位氣相色譜儀驗證了其工作原理及工程應用的可行性,獲得了不同沸點組分含量的半定量數據,為后續深海地球化學和生物等科學研究,以及能源勘探等工程技術奠定了原位探測技術基礎。
有色可溶性有機物(簡稱CDOM),又稱作可溶性有機發色團,或者粘質膠性溶解物。它是水中溶解的有機物的一種光學上可測量的成分。有色可溶性有機物通常出現在水環境中,主要由腐爛物質所釋放的單寧酸所引起。有色可溶性有機物在藍色到紫外的短波波段有強烈的吸收光譜,而純水在紅色的長波波段有吸收,因此,不含或少含有色可溶性有機物水顯示出藍色。隨著有色可溶性有機物的增長,水體顏色逐漸過渡到綠色、黃綠色和褐色。
對水環境中的生物活動有重要的影響。它可以減少水中透射的日光,影響光合作用,從而抑制浮游生物的生長,而浮游生物是海洋食物鏈和大氣中氧的基礎要素。有色可溶性有機物也會妨礙用衛星光譜儀對浮游生物數量和分布的測量。作為光合作用的副產品,葉綠素是浮游生物活動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是有色可溶性有機物和葉綠素的吸收譜段相近,很難將兩者區分開來。盡管有色可溶性有機物的變化主要是自然過程的結果,但是人為活動,諸如伐木、農業、排污、濕地排灌等也會影響淡水和河口水系中C有色可溶性有機物的含量。
葉綠素熒光,作為光合作用研究的探針,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葉綠素熒光不僅能反映光能吸收、激發能傳遞和光化學反應等光合作用的原初反應過程,而且與電子傳遞、質子梯度的建立及ATP合成和CO2固定等過程有關。幾乎所有光合作用過程的變化均可通過葉綠素熒光反映出來,而熒光測定技術不需破碎細胞,不傷害生物體,因此通過研究葉綠素熒光來間接研究光合作用的變化是一種簡便、快捷、可靠的方法。目前,葉綠素熒光在光合作用、植物脅迫生理學、水生生物學、海洋學和遙感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熒光傳感器是新型紫外光線傳感器可以檢測發射紫外光線的物質,如油脂、膠水、標簽、木材、衣物、橡膠、油畫、熒光墨水、熒光粉筆,等等。UVX能更加可靠的記錄生產過程,比普通目視系統的可靠性提高很多倍。UVX采用專利技術。主要用是測溫,另外生物化學測試是一個非常好的前景,測溫主要是少點測溫,比如電力測溫等。
氣相色譜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出現的一項重大科學技術成就。這是一種新的分離、分析技術,它在工業、農業、國防、建設、科學研究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氣相色譜可分為氣固色譜和氣液色譜。氣相色譜可分為氣固色譜和氣液色譜。氣固色譜指流動相是氣體,固定相是固體物質的色譜分離方法。氣相色譜法是指用氣體作為流動相的色譜法。由于樣品在氣相中傳遞速度快,因此樣品組分在流動相和固定相之間可以瞬間地達到平衡。另外加上可選作固定相的物質很多,因此氣相色譜法是一個分析速度快和分離效率高的分離分析方法。近年來采用高靈敏選擇性檢測器,使得它又具有分析靈敏度高、應用范圍廣等優點。
氣相色譜儀由以下五大系統組成:氣路系統、進樣系統、分離系統、溫控系統、檢測記錄系統。組分能否分開,關鍵在于色譜柱;分離后組分能否鑒定出來則在于檢測器,所以分離系統和檢測系統是儀器的核心。在石油化學工業中大部分的原料和產品都可采用氣相色譜法來分析;在電力部門中可用來檢查變壓器的潛伏性故障;在環境保護工作中可用來監測城市大氣和水的質量;在農業上可用來監測農作物中殘留的農藥;在商業部門可用來檢驗及鑒定食品質量的好壞;在醫學上可用來研究人體新陳代謝、生理機能;在臨床上用于鑒別藥物中毒或疾病類型;在宇宙艙中可用來自動監測飛船密封倉內的氣體等等。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我國自研深海原位氣相色譜儀和深海原位CDOM熒光傳感器完成海試
- 本次海試為后續深海地球化學和生物等科學研究,以及能源勘探等工程技術奠定了原位探測技術基礎。
-
- 我國“深海原位熒光傳感器”海試成功 為海洋科研提供數據支撐
- 熒光探測技術是一種基于熒光劑的熒光光譜而發展出來的一種探測技術。特別是在深水領域與熒光探測技術的結合,在深水油氣生產設備漏點檢測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 我國深海地質原位測試裝置與海洋監測儀圓滿完成航次任務
- 深海工程地質原位測試裝置完成航次任務,標志著我國已具備深海工程地質測試的能力,對實現深海裝備的國產化和低成本運行有重大意義。
-
- 我國自研“海豚”移動式海洋地震儀完成海試 達預期技術指標
- 該地震儀下潛期間記錄到有規律的聲學信號,并通過衛星順利傳輸回地面接收點,達到預期的設計指標。
-
- “深海生物功能基因原位檢測與傳感系統研制”通過海試驗收
- “深海生物功能基因原位檢測與傳感系統研制”項目通過海試驗收。
-
- 我國自研“脈沖磁流體電源技術”為深海探測等提供技術儲備
- 該技術解決了脈沖功率電源高功率輸出、高效率轉換、高速度響應、高可靠性和輕便化的技術難題,實現了超高功率脈沖磁流體電源的小型化。
-
- “雪龍2號”完成科考設備海試航次 為深海熱液探測提供技術支撐
- 日前,“雪龍2”極地科考船科考儀器海試結束。
-
- “鹿嶺號”深海多位點著陸器與漫游者潛水器系統完成海試驗收
- 近期,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牽頭研制的新概念潛水器——“鹿嶺號”深海多位點著陸器與漫游者潛水器系統順利完成海試驗收。
-
- 我國自研“深海鉆井防臺風隔水管懸掛系統”緩解臺風期作業風險
- 鉆井隔水管是整個海洋鉆井裝備中重要而又薄弱的環節,是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的“瓶頸”
-
- 我國自研“旋轉渦流專用儀器”完成自增強超高壓反應器檢驗
- 近日,廣東省特檢院采用自主研發的旋轉渦流專用儀器首次為某石化企業自增強超高壓反應器提供檢驗服務。
-
- 我國自主研發甚低頻電化學地震檢波器完成首次規范化海試
- 甚低頻MEMS電化學地震檢波器在南海海域順利完成了4500米級規范化海試。
-
- 深海所周義明團隊開發氧逸度原位控制技術,HORIBA拉曼助力反應監測
- 實驗時,將測試樣品裝入FSCC并密封,將其固定在裝置中的可移動光學分析平臺上。裝置升溫至實驗溫度后,在氧逸度控制裝置中通入一定量的純氫氣實現氧逸度控制。
-
- 中科院首次完成深海采礦車與載人潛水器的聯合作業
- 通過與“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聯合作業,實現采礦試驗區連續原位實時監測和取樣,并對試驗前、試驗后的環境分別采樣調查。
-
- 我國自研海洋大氣探測器傳感器等儀器已逐步形成立體監測網絡
- 海洋大氣邊界層立體探測技術系統,以實現近海大氣邊界層理化結構的高時空分辨率探測;支撐國家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為我國近海大氣污染科學研究提供技術保障。
-
- 我國自研檢測裝置完成“激光吸收光譜法露點測量儀器”調試工作
- 我國自研檢測裝置對自研“激光吸收光譜法露點測量儀器”完成首例調試工作!這是我國在科技領域的又一次大邁步!科技的進步,祖國的未來更加繁榮昌盛。
-
- 深海覓蹤(2)|深海采礦技術體系、現狀差距與核心機構公司全梳理
- 2025深海采礦綜述技術體系|現狀差距|核心公司導語深海采礦作為破解全球資源瓶頸的戰略方向,已形成涵蓋 “探
-
- 我國首套深海系纜式剖面儀在南海北部獲取多項監測數據
- 海洋剖面觀測的目的監測獲得海洋混合及溫鹽剖面等數據。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shangjinews.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最新話題
最新資訊
- 通知公告|關于征集“我心中的中國材料大會”短視頻的通知
- BCEIA 2025 云課堂 5 月直播預告 | 知識盛宴持續來襲
- 這里有妙招,純化不迷茫!Cytiva「純化日」靈感市集進行中!
- 財報 | 阿美特克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
- 阿美特克宣布收購FARO Technologies
- 【直播講座】布魯克磁共振400熱線常見問題答疑
- 好消息丨布魯克電子顯微分析中國客戶體驗中心全新升級啦!
- May 2025 Staffing Newsletter 2025年5月人才召集令!
- 直播 | 20納米以下穩定高質量可重復TEM樣品制備
- 全球首發!PFAS 能力驗證服務來襲,權威認證讓實驗室檢測 “快人一步”
作者榜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