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域首批自動監測浮標順利通過專家驗收投入正式運行
掃 碼 分 享
2011年10月20日,深圳市海洋局組織召開了我市海域首批自動監測浮標項目的驗收評審會議。來自暨南大學、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國家海洋局南海環境監測ZX、廣東省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ZX、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北京大學、深圳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專家,以及深圳市海洋局項目領導小組成員、海洋系統相關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會議。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深圳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項目實施單位(深圳市朗誠實業有限公司)、項目監理單位(深圳科宇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分別匯報了項目建設簡況、項目實施過程及項目監理情況。此項目是深圳海域投放的首批自動監測浮標,已于2011年8月10日大運會之前實施完畢,并經過了兩個多月的試運行,為大運會海上賽區的環境保障工作提供了實時在線的數據服務,大運會結束后已于常規監測站點開展長期監測服務。
項目驗收評審會上,與會專家與代表經過認真的質詢與討論,一致認為:(1)項目建設、實施、監理等符合項目驗收要求,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系統投入正式運行。(2)項目引進美國與歐洲進口設備,采用原位、實時、在線、自動的海洋環境監測技術及多參數、多功能、一體化的系統集成技術,自主開發了浮標數據應用服務軟件,同時從系統設計、浮標材料、設備構造、站址選擇、運行監控、維護保養、應急措施等多個方面充分考慮了項目的安全保障。項目技術先進,系統安全可靠,并在系統集成與應用軟件方面有所創新,是深圳特區建設30年來海洋環境監測技術由傳統的手工監測轉向現代化自動監測的重要轉變,也是國內目前近岸海域技術先進、規模較大的水質浮標自動監測系統,整體監測系統及其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3)項目經過兩個多月的試運行,系統運行穩定、各項功能正常,為深圳市承辦的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海上賽區的環境保障工作提供了科學有力的數據支持,并將持續為深圳海域的環境評價與預報、災害預警與防范、海洋綜合管理、海洋公眾服務等提供極為重要的數據支撐,為深圳市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環境技術保障。同時,與會專家與代表在浮標系統維護保養、數據比對驗證、數據應用服務、浮標網絡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極為重要的意見和建議。
項目通過驗收后,舉行了項目成果交接儀式與系統正式運行啟動儀式。項目實施單位(深圳市朗誠實業有限公司)與項目建設單位(深圳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進行了項目成果交接;項目領導小組組長、深圳市海洋局梁俊乾副局長點擊鍵盤正式啟動了“深圳海域浮標自動監測系統”,標志著該系統投入正式運行,正式提供數據服務。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四川瀘州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通過驗收將正式投入使
-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繼續加大國控輻射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建設,到2020年自動監測站總數大約500個。
-
- 我國首套“超大型三錨式浮標綜合觀測平臺”正式投入運行
- 該設施的投入運行結束了我國近海海域缺少長期、定點、實時進行剖面水體觀測設施的歷史,增強了東海站的組網觀測能力
-
- 我國規模最大煉化一體配套海水淡化系統通過驗收并投入運行
- 為該項目所有工藝投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淡水資源保障,同時也為海島5萬多人提供了應急生活水源。
-
- 江西省長江經濟帶水質自動監測能力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 近日,“江西省長江經濟帶水質自動監測能力(儀器設備和浮船站)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shangjinews.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更多
最新話題
最新資訊
- 通知公告|關于征集“我心中的中國材料大會”短視頻的通知
- BCEIA 2025 云課堂 5 月直播預告 | 知識盛宴持續來襲
- 這里有妙招,純化不迷茫!Cytiva「純化日」靈感市集進行中!
- 財報 | 阿美特克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
- 阿美特克宣布收購FARO Technologies
- 【直播講座】布魯克磁共振400熱線常見問題答疑
- 好消息丨布魯克電子顯微分析中國客戶體驗中心全新升級啦!
- May 2025 Staffing Newsletter 2025年5月人才召集令!
- 直播 | 20納米以下穩定高質量可重復TEM樣品制備
- 全球首發!PFAS 能力驗證服務來襲,權威認證讓實驗室檢測 “快人一步”
作者榜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