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中科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申請指南
作為仿生智能材料領域的重要方向之一,二十世紀末迅速發展起來的仿生超浸潤界面材料已經成為一類新型重要功能材料,屬多學科交叉性的科學研究,涉及材料、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個學科。進入21世紀,仿生超浸潤界面材料體系的內涵不斷擴大、領域逐漸拓寬。通過向自然學習,揭示了生命體系界面超浸潤的機理,為超浸潤界面材料的研發提供科學依據,開拓了一系列材料制備新方法和技術,對資源、能源、環境、健康等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圍繞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的重要基礎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發揮團隊優勢、學科交叉優勢,深入系統地開展工作,爭取在仿生智能界面材料、仿生納米孔道、誘導去浸潤、仿生粘附界面、仿生超浸潤基礎研究等方面取得原創性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同時,在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新技術的應用方面做出重大技術創新。
現面向所外發布2021-2022年度開放課題,歡迎申請。
一、開放對象
國內外具有助研、講師、工程師職稱及以上的,或具有同等研究能力的研究人員,或已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
二、研究方向
(1)超浸潤界面化學基礎研究
重點包括:研究超浸潤界面的化學本質,氣/液/固體系的材料三相界面及其多種界面組合的超浸潤特性。
(2)仿生超浸潤分離界面材料研究
重點包括:具有獨特流體動態輸運性能的生物體的表面結構與化學本質;可控流體輸運的仿生超浸潤分離界面材料與制備新方法,包括新型仿生定向流體移動,方向性流體收集/分離和選擇性流體轉移材料。
(3)仿生粘附界面材料研究
重點包括:研究自然界中生物表面的特殊粘附現象,揭示表面多尺度結構、化學組成與特殊粘附性質的構效關系,制備仿生抗粘附、高效粘附、選擇性粘附等界面材料。
(4)仿生納米孔道能源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
重點包括:研究生命體系中的能量轉換規律,建立仿生納米孔道能量轉換模型,進行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從綠色植物或嗜鹽菌等生物體系中基于離子通道和離子泵的光能轉換體系出發,研究制備仿生非對稱結構隔膜材料、智能響應隔膜材料及相關能量轉換器件。
(5) 基于超浸潤的有機微納材料組裝與器件
重點包括:研究超浸潤界面上微納米材料的規模化制備與組裝規律,發展有機光電器件構筑加工新方法與新技術。
三、基金申請程序
(1) 申請基金課題須填寫中國科學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模板見附件)
(2) 基金申請書一式三份(簽字蓋章)報送中國科學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電子版發送地址見下。
(3) 申請課題由中國科學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評審擇優錄取。在相同條件下,實驗室對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交叉學科的課題將優先考慮給予支持;優秀青年科學工作者優先。為了鼓勵開放流動、吸引國內外優秀科技工作者來重點實驗室工作,在相同條件下,優先考慮同國內外開展合作的研究項目。批準后的申請課題列為實驗室研究課題,下達研究經費。
(4) 申請人在課題申請前與擬合作的題目組有關負責人和研究員共同討論,確定好研究課題實施方案。已申請過本室開放課題的人員,在已有課題未結題之前,不得申請新課題。課題完成期限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5) 本室外聘研究員不必申請開放課題,可直接進行合作研究。
(6) 研究組構成請見附件“課題組聯系方式”。
四、基金的使用與管理
(1) 課題開展時間為1年(2021年12月1日-2022年11月30日)。
(2) 課題申請金額2-3萬元。
(3) 本研究基金由實驗室統一管理。根據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財務管理規定以及“重點實驗室管理條例及開放課題管理辦法”,經費使用不得違反財務制度。
五、課題及成果管理
(1) 資助課題結束后,必須向實驗室提交研究工作總結,學術論文或報告,課題工作中的原始資料,檔案及目錄。
(2) 申請人須在國際或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不少于一篇學術論文方可申請結題驗收。
(3) 開放課題研究成果雙方共享。申請人在發表學術論文及專利成果中應署本實驗室名,并注明該成果受到本實驗室資助。
實驗室中文名:中國科學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理化技術研究所)
實驗室英文名:CAS Key Laboratory of Bio-inspir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ial Science,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4) 實驗室主任須經常檢查課題進展執行情況,發現未完成計劃或原方案有問題時,實驗室主任有權暫時終止或取消基金資助。
征集時間:申請有效時間截止至2021年11月15日18:00
征集要求:請參考附件格式要求申報,電子版發送郵箱
聯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東路29號中科院理化所83#,100190
聯系人:龍玥
電話:010-82543658
E-mail:longyue@mail.ipc.ac.cn
附件1:中國科學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課題組聯系方式.doc
附件2:中國科學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doc
附件3:中國科學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使用規定.doc
附件4:中國科學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結題報告.doc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2021-2022年中科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申請指南
- 爭取在仿生智能界面材料、仿生納米孔道、誘導去浸潤、仿生粘附界面、仿生超浸潤基礎研究等方面取得原創性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同時,在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新技術的應用方面做出重大技術創新。
-
- 中科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2021-2022年度開放基金批準
- 經中國科學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實驗室評審,本年度批準15個開放課題獲得實驗室資助,見附件1。
-
-
- 國家環境重金屬污染監測重點實驗室2021年度開放基金申請指南
- 國家環境保護重金屬污染監測重點實驗室面向國家環境保護戰略需求,圍繞重金屬污染監測展開理論基礎研究和應用示范
-
- 基金委數學天元基金-琶洲實驗室“數學與醫療健康交叉重點專項”申請指南
- 本交叉重點專項圍繞疾病輔助診斷與輔助導航、腫瘤消融、腦病診療三個典型方向,開展數學理論、方法與技術的創新攻關研究。
-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數學天元基金“數學與醫療健康交叉重點專項”申請指南
- 適應智聯網醫院建設與普惠醫療的國家需求,推動數學理論與技術的創新發展和應用落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學天元基金和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簡稱琶洲實驗室)聯合設立該重點專項。
-
-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發布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2021-2022年)項目申報指南
- 現就組織申報2021-2022年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 2022年基金委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聯合科研資助基金合作研究項目指南
- 現征集2022年度自然科學基金委與科技基金聯合科研資助基金合作研究項目(以下簡稱“NSFC-FDCT項目”)。
-
- 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時間頻率與重力計量基準) 2021年開放項目申報指南
- 本次申報的開放項目,資助金額不超過12萬元人民幣,項目結題日期為2022年3月31日。
-
- 2023年國家基金委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聯合科研資助基金合作研究項目指南
- 本項目資助由內地和澳門科學技術人員聯合提出的自然科學領域研究計劃,優先資助領域為信息科學、中醫中藥研究、海洋科學、環境科學、生物科學、新材料科學和空間科學等。
-
- 國家基金委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聯合科研資助基金項目指南
- 現開始征集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聯合科研資助基金項目(以下簡稱“NSFC-FDCT項目”),具體說明和要求如下:
-
- 國家環保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重點實驗室2022年度開放課題申報指南
- 本年度開放課題資助領域為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重點資助的研究方向為:
-
- 國家市監管重點實驗室(電學量子基準)2021年度開放課題申報指南
- 本次申報的開放課題,總計資助金額不超過35萬元人民幣,執行期至2021年12月31日。
-
- 比格飛序2025福利第三彈——比格飛序青年科學家基金開放申請!
- 比格飛序2025福利第三彈——比格飛序青年科學家基金開放申請!
-
- 北航杭州研究院 錢江實驗室開放基金“軟科學類項目”申報通知
- 現發布2020年度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錢江實驗室開放基金“軟科學類項目”申報通知,有關事項如下:
-
- 國家環境保護重金屬污染監測重點實驗室征集開放基金項目建議
- 3月8日,國家環境保護重金屬污染監測重點實驗室發布征集函,征集開放基金項目建議。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shangjinews.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