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評論(1條)
-
- 魚都可以飛啦 2017-04-06 00:00:00
- 1.儀器是否工作正常(光源燈老化,電壓不穩定,集成電路板、顯示器有毛病,波長調節器有毛病等等) 2.標準溶液濃度是否準確 3.所用方法是否合理(你選用的標準方法是否符合你要測定的對象——被測定濃度范圍,干擾情況,賦存狀態等等) 4.所用試劑是否符合要求(純度、干擾情況) 5.所用量器(天平、容量瓶、移液管等)是否存在系統誤差 6.配置顯色過程是否誤操作(加入試劑順序、加入量等) 7.顯色時間、顯色溫度是否符合要求 8.樣品槽是否潔凈 9.測試吸光度范圍是否在0.2--0.8之間 除此之外,數據處理也會帶來誤差。Z好采用標準系列法,平行多次測定,計算機程序繪圖,計算機計算每側測定結果并求出平均值,按誤差理論對數據進行處理,Z后給出結果。
-
贊(17)
回復(0)
熱門問答
- 影響定量結果準確度的因素有哪些
2017-04-05 13:32:33
1322
1
- 影響閃點與燃點測定結果準確度的因素有哪些
2017-05-11 11:45:40
750
1
- 影響渦街流量計測量準確度的因素有哪些
2017-10-26 00:33:39
242
2
- 影響酸堿標定實驗結果準確度的因素有哪些?怎樣消除?
2017-03-11 16:32:36
632
1
- 影響鹽霧測試結果的因素有哪些
- 我的產品是鋅合金的,表面鍍鉻的,送客戶做鹽霧測試不合格,想搞懂影響測試結果的原因有哪些
2018-11-25 19:10:57
445
0
- 影響跌落試驗機測試結果的因素有哪些
2018-05-21 02:22:29
575
1
- 影響dsc實驗結果的因素有哪些
2015-02-09 23:40:07
440
6
- 影響dsc實驗結果的因素有哪些?
2018-01-02 16:42:20
656
1
- 影響tlc鑒定結果的因素有哪些
2015-12-21 06:31:27
856
2
- 影響激光粒度儀測試結果的因素有哪些?
粉體的粒度和粒度分布關乎著產品的質量,激光粒度儀是通過顆粒的衍射或散射光的空間分布(散射譜)來分析顆粒大小的儀器,采用Furanhofer衍射及Mie散射理論,測試過程不受溫度變化、介質黏度,試樣密度及表面狀態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只要將待測樣品均勻地展現于激光束中,即可獲得準確的測試結果。激光粒度儀作為當下熱門的粒度儀,廣受科研人員青睞,激光粒度儀在測量的時候,結果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而導致檢測結果不穩定,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測試結果呢?
1、在日常使用激光粒度儀的時候,部分樣品容易在測試過程中附著在儀器的管路內部,混入樣品,而給測試帶來誤差。
2、外界條件主要包括環境的溫度,濕度和電源電壓的波動等都會影響儀器的測試結果。
3、折射率與遮光度是測試過程中的重要光學參數,對于中值粒徑大于幾微米的粉末顆粒粒徑的測定,光學參數對其影響不大,但對于粒徑較小的粉末顆粒的測定,光學參數的設置對測量結果影響較大。
4、分布較窄且粒度較細的顆粒,不同折射率下的檢測結果相差不大。而對于分布較寬的粗顆粒,不同折射率下的檢測結果波動幅度較大。
5、分散劑的濃度對測定結果也有一定影響,使用時應加以控制。
2020-10-22 11:19:58
874
0
- 影響里氏硬度計測量結果的因素有哪些
2017-04-17 14:23:25
363
1
- 影響食品微生物檢驗結果的因素有哪些
2018-12-08 13:39:10
325
0
- 影響機動車尾氣排放檢測結果的因素有哪些?
2011-03-17 21:59:01
507
2
- 影響機動車尾氣排放檢測結果的因素有哪些
2017-02-20 15:16:11
376
1
- 影響碘量法測定硫酸銅含量準確度的因素有哪些
2017-05-13 19:06:38
649
1
- 影響氟離子的測定結果的因素有哪些啊?
2011-07-13 14:30:37
320
1
- 掃描電鏡eds元素定量分析時影響其準確度的因素有哪些
2017-10-26 03:55:56
513
1
- 影響惠斯通電橋測量結果的因素有哪些?
2018-11-14 02:09:29
475
0
- dsc測試中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有哪些
2015-12-28 19:52:23
1146
1
- 白度儀測試結果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2009-07-08 18:38:22
330
1
5月突出貢獻榜
推薦主頁
最新話題
-
- #DeepSeek如何看待儀器#
- 干體爐技術發展與應用研究
- 從-70℃到150℃:一臺試驗箱如何終結智能...從-70℃到150℃:一臺試驗箱如何終結智能調光膜失效風險?解決方案:SMC-210PF-FPC溫濕度折彎試驗箱的五大核心價值1. 多維度環境模擬,覆蓋全生命周期測試需求超寬溫域:支持-70℃至+150℃的極限溫度模擬(可選配),復現材料在極寒、高溫、冷熱沖擊下的性能表現;控濕:濕度范圍20%~98%RH(精度±3%RH),模擬熱帶雨林、沙漠干燥等復雜工況,暴露材料吸濕膨脹、分層缺陷;動態折彎:0°~180°連續可調折彎角度,支持R1~R20彎曲半徑設定,模擬實際裝配中的微小應力,提前預警裂紋、斷裂風險。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