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評論(3條)
-
- applepearbiscu 2012-11-05 00:00:00
- 聯系:都是用來分析物質的成分或者含量;區別是色譜檢驗大部分是液體,質譜大多是檢驗固體。
-
贊(10)
回復(0)
-
- auroralqh 2012-11-03 00:00:00
- 簡單的來說,聯系就是都是用來分析化學物質組成的分析方法 差別有很多啦,從原理到儀器都不同,但Z大的不同就是色譜不破壞樣品而質譜會破壞
-
贊(10)
回復(0)
-
- 幫幫網在身邊 2018-03-14 00:00:00
- 聯系是都可以對樣品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但定性的話,質譜是Z準確的;區別就是色譜是通過樣品里面的物質在不同溶劑里面的分配比不一樣兒道道分離的效果,而質譜是將物質打成質子碎片,從而得到數據;一般色譜和質譜是連用的,如氣質,液質。
-
贊(19)
回復(0)
熱門問答
- 色譜與質譜的聯系與差別
- 色譜與質譜聯用有哪些特點,為何聯用?
- 飛行時間質譜與普通質譜有什么區別
- 離子阱質譜與軌道離子阱質譜有什么區別
- 離子阱質譜與軌道離子阱質譜有什么區別
- 數字化譜儀和模擬式譜儀的區別與聯系
- 離子阱與四級桿質譜的區別?
- 飛行時間質譜tofms 與質譜ms有什么不同
- 元素與掃描電鏡及能譜儀的聯系
1869 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先創造了元素周期表,門捷列夫發現元素排布規律的過程還有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門捷列夫正在苦惱元素之間的規律,他坐到桌前擺弄起了“紙牌”,擺著,擺著,門捷列夫像觸電似的站了起來,在他面前出現了完全沒有料到的現象,每一行元素的性質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從上到下地逐漸變化著。他將當時已知的 63 種元素依照相對原子質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雛形。經過多年修訂后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中各個元素所在的位置決定了很多信息,其中就包含了原子核及核外電子排布的信息。
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決定了原子核所帶正電荷數。原子核極小,它的直徑在10-15 m~10-14 m之間,體積只占原子體積的幾千億分之一,在這極小的原子核里卻集中了 99.96 % 以上原子的質量,原子核的密度極大,核密度約為 1017 kg/m3。
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決定了核外電子數,處于基態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方式遵守ZD能量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規則。
元素與掃描電鏡(SEM)及能譜儀(EDS)存在什么聯系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掃描電鏡的背散射電子(BSE),背散射電子是被固體樣品中的原子核反彈回來的一部分入射電子。其中包括彈性背散射電子和非彈性背散射電子。
大家可以這樣想象:當我們用乒乓球(入射電子)砸向石頭(原子核)時,乒乓球便會被反彈回來,反彈回來的這些乒乓球便是背散射電子。因此,當原子序數越大,原子核所帶正電荷就越多,能夠反彈回來的背散射電子便會越多,在掃描電鏡成像上的體現就是信號量較充足。
如上圖所示,我們不難發現其中有黑色的地方(C元素)也有白色的地方(Sn元素),這里成像的襯度便反應了原子序數的差異。
而通過能譜檢測特征 X 射線則可以知道原子是什么,有多少。當入射電子束與材料相互作用時,原子內層電子被打跑,外層電子向內躍遷填補空位,多余的能量以 X 射線形式釋放。由于原子序數的不同,核外電子排布方式也是不同,內外層電子的能量差也就不同,因此元素釋放的 X 射線能量不同,這些具有原子信息的 X 射線稱為特征 X 射線。
通過分析 X 射線“能量”,可以識別出與之對應的元素。
通過分析 X 射線“數量”,可以分析出不同元素的含量。
經過上面介紹,可以發現元素與掃描電鏡(SEM)及能譜儀(EDS)存在密切的聯系。通過掃描電鏡背散射電子圖像可以初步判定樣品表面的成分信息,結合能譜儀(EDS)可以測得樣品表面元素的種類和含量。
- 【討論】高分辨質譜與普通質譜有何區別?
- 高分辨質譜與低分辨質譜有什么不同
- 色譜與質譜聯用后有什么突出優點簡述lc ms聯用的意義
- 色譜和質譜的區別有哪些
- 請說的詳細一些好嗎... 請說的詳細一些好嗎 展開
- 色譜,光譜,質譜 到底哪個Z
- 電化學,色譜,質譜哪個好找工作
- 色譜,光譜,質譜 到底哪個Z
- 質譜、色譜、光譜、波譜的區別和用途
- 質譜用什么 甲酸 氨水 色譜純
5月突出貢獻榜
推薦主頁
最新話題
-
- #DeepSeek如何看待儀器#
- 干體爐技術發展與應用研究
- 從-70℃到150℃:一臺試驗箱如何終結智能...從-70℃到150℃:一臺試驗箱如何終結智能調光膜失效風險?解決方案:SMC-210PF-FPC溫濕度折彎試驗箱的五大核心價值1. 多維度環境模擬,覆蓋全生命周期測試需求超寬溫域:支持-70℃至+150℃的極限溫度模擬(可選配),復現材料在極寒、高溫、冷熱沖擊下的性能表現;控濕:濕度范圍20%~98%RH(精度±3%RH),模擬熱帶雨林、沙漠干燥等復雜工況,暴露材料吸濕膨脹、分層缺陷;動態折彎:0°~180°連續可調折彎角度,支持R1~R20彎曲半徑設定,模擬實際裝配中的微小應力,提前預警裂紋、斷裂風險。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