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片免费网站_成人黄色一区_日本无遮挡在线观看_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国产_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_日韩免费视频一区

儀器網(yiqi.com)歡迎您!

| 注冊 登錄
網站首頁-資訊-專題- 微頭條-話題-產品- 品牌庫-搜索-供應商- 展會-招標-采購- 社區-知識-技術-資料庫-方案-產品庫- 視頻

問答社區

地下水環境評價現狀監測點如何布設

浮清妍 2018-07-30 23:10:21 680  瀏覽
  •  

參與評論

全部評論(1條)

  • 梨頭 2018-07-31 00:00:00
    一、基本要求 (一)調查與評價原則 1、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工作應遵循資料搜集與現場調查相結合、項目所在場地調查與類比考察相結合、現狀監測與長期動態資料分析相結合的原則。 2、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工作的深度應滿足相應的工作級別要求。當現有資料不能滿足要求時,應組織現場監測及環境水文地質勘察與試驗。對一級評價,還可選用不同歷史時期地形圖以及航空、衛星圖片進行遙感圖像解譯配合地面現狀調查與評價。 3、對于地面工程建設項目應監測潛水含水層以及與其有水力聯系的含水層,兼顧地表水體,對于地下工程建設項目應監測受其影響的相關含水層。對于改、擴建I類建設項目,必要時監測范圍還應擴展到包氣帶。 (二)調查與評價范圍 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的范圍以能說明地下水環境的基本狀況為原則,并應滿足環境影響預測和評價的要求。 1、Ⅰ類建設項目 (1)Ⅰ類建設項目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評價范圍應包括與建設項目相關的環境保護目標和敏感區域,必要時還應擴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質單元。 (2)當Ⅰ類建設項目位于基巖地區時,一級評價以同一地下水文地質單元為調查評價范圍,二級評價原則上以同一地下水水文地質單元或地下水塊段為調查評價范圍,三級評價以能說明地下水環境的基本情況,并滿足環境影響預測和分析的要求為原則確定調查評價范圍。 2、Ⅱ類建設項目 Ⅱ類建設項目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的范圍應包括建設項目建設、生產運行和服務期滿后三個階段的地下水水位變化的影響區域,其中應特別關注相關的環境保護目標和敏感區域,必要時應擴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質單元,以及可能與建設項目所在的水文地質單元存在直接補排關系的區域。 3、Ⅲ類建設項目 Ⅲ類建設項目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的范圍應同時包括Ⅰ、Ⅱ類建設項目所確定的范圍。 二、污染源調查 (一)調查原則 1、對已有污染源調查資料的地區,一般可通過搜集現有資料解決。2、對于沒有污染源調查資料,或已有部分調查資料,尚需補充調查的地區,可與環境水文地質問題調查同步進行。3、對調查區內的工業污染源,應按原國家環保總局《工業污染源調查技術要求及其建檔技術規定》的要求進行調查。對分散在評價區的非工業污染源,可根據污染源的特點,參照上述規定進行調查。 (二)調查對象 地下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工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農業污染源。 調查ZD主要包括廢水排放口、滲坑、滲井、污水池、排污渠、污灌區、已被污染的河流、湖泊、水庫和固體廢物堆放(填埋)場等。 (三)不同類型污染源調查要點 1、對工業或生活廢(污)水污染源中的排放口,應測定其位置,了解和調查其排放量及滲漏量、排放方式(如連續或瞬時排放)、排放途徑和去向、主要污染物及其濃度、廢水的處理和綜合利用狀況等。 2、對排污渠和已被污染的小型河流、水庫等,除按地表水監測的有關規定進行流量、水質等調查外,還應選擇有代表性的渠(河)段進行滲漏量和影響范圍調查。 3、對污水池和污水庫應調查其結構和功能,測定其蓄水面積與容積,了解池(庫)底的物質組成或地層巖性以及與地下水的補排關系,進水來源、出水去向和用途、進出水量和水質及其動態變化情況,池(庫)內水位標高與其周圍地下水的水位差,壩堤、壩基和池(庫)底的防滲設施和滲漏情況,以及滲漏水對周邊地下水質的污染影響。 4、對于農業污染源,ZD應調查和了解施用農藥、化肥情況。對于污灌區,ZD應調查和了解污灌區的土壤類型、污灌面積、污灌水源、水質、污灌量、灌溉制度與方式及施用農藥、化肥情況,必要時對污灌區的土壤類型、污灌前后土壤污染物含量及累積情況。必要時可補做滲水試驗,以便了解單位面積滲水量。 5、對工業固體廢物堆放(填埋)場,應測定其位置、堆積面積、堆積高度、堆積量等,并了解其底部、側部滲透性能及防滲情況,同時采取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浸溶試驗、土柱淋濾試驗,了解廢物的有害成份、可浸出量、雨后淋濾水中污染物種類、濃度和入滲情況。 6、對生活污染源中的生活垃圾、糞便等,應調查了解其物質組成及排放、儲存、處理利用狀況。 7、對于改、擴建I類建設項目,還應對建設項目場地所在區域可能污染的部位(如物料裝卸區、儲存區、事故池等)開展包氣帶污染調查,包氣帶污染調查取樣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25cm~80cm之間即可。當調查點所在位置一定深度之下有埋藏的排污系統或儲藏污染物的容器時,取樣深度應至少達到排污系統或儲藏污染物的容器底部以下。 (四)調查因子 地下水污染源調查因子應根據擬建項目的污染特征選定。 三、地質環境現狀調查 污染物排放對地下水的污染,其發生、發展主要受水文地質條件的控制,分析研究建設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質條件是開展監測評價工作的基礎。 (一)收集資料 資料收集的主要內容有:①包氣帶的巖性結構與厚度;②含水層與隔水層的巖性與分布;③控制含水層分布的地質構造條件;④地下水的補給來源;⑤地下的逕流方向;⑥地下水排泄方式及供水功能;⑦地下水富水地段的分布;⑧工程建設前的地下水水質;⑨建設工程排水下滲與含水層的關系;⑩水源地與建設工程的距離、位置關系(上、下游關系)等。 (二)水文地質條件調查 水文地質條件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 1、氣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狀況。2、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地貌特征與礦產資源。3、包氣帶巖性、結構、厚度。4、含水層的巖性組成、厚度、滲透系數和富水程度;隔水層的巖性組成、厚度、滲透系數。5、地下水類型、地下水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6、地下水水位、水質、水量、水溫。7、泉的成因類型,出露位置、形成條件及泉水流量、水質、水溫,開發利用情況。8、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的分布情況(包括開采層的成井的密度、水井結構、深度以及開采歷史)。9、地下水現狀監測井的深度、結構以及成井歷史、使用功能。 10、地下水背景值(或地下水污染對照值)。   (三)環境水文地質問題調查 環境水文地質問題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 1、原生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包括天然劣質水分布狀況,以及由此引發的地方性疾病等環境問題。 2、地下水開采過程中水質、水量、水位的變化情況,以及引起的環境水文地質問題。 3、與地下水有關的其它人類活動情況調查,如保護區劃分情況等。 四、地下水環境現狀監測 1、地下水環境現狀監測主要通過對地下水水位、水質的動態監測,了解和查明地下水水流與地下水化學組分的空間分布現狀和發展趨勢,為地下水環境現狀評價和環境影響預測提供基礎資料。 2、對于I類建設項目應同時監測地下水水位、水質。對于II類建設項目應監測地下水水位,涉及可能造成土壤鹽漬化的II類建設項目,也應監測相應的地下水水質指標。 3、現狀監測井點的布設原則 (1)地下水環境現狀監測井點采用控制性布點與功能性布點相結合的布設原則。監測井點應主要布設在建設項目場地、周圍環境敏感點、地下水污染源、主要現狀環境水文地質問題以及對于確定邊界條件有控制意義的地點。對于Ⅰ類和Ⅲ類改、擴建項目,當現有監測井不能滿足監測井點位置和監測深度要求時,應布設新的地下水現狀監測井。 (2)監測井點的層位應以潛水和有開發利用價值的含水層為主。潛水監測井不得穿透潛水隔水底板,承壓水監測井中的目的層與其他含水層之間應止水良好。 (3)一般情況下,地下水水位監測點數應大于相應評價級別地下水水質監測點數的2倍以上。 (4)地下水水質監測點布設的具體要求: ①一級評價項目目的含水層的水質監測點應不少于 7個點/層。評價區面積大于100km2時,每增加15km水質監測點應至少增加1個點/層。 一般要求建設項目場地上游和兩側的地下水水質監測點各不得少于1個點/層,建設項目場地及其下游影響區的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不得少于3個點/層。 ②二級評價項目目的含水層的水質監測點應不少于 5個點/層。評價區面積大于100km時,每增加20km水質監測點應至少增加1個點/層。 一般要求建設項目場地上游和兩側的地下水水質監測點各不得少于1個點/層,建設項目場地及其下游影響區的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不得少于2個點/層。 ③三級評價項目目的含水層的水質監測點應不少于 3個點/層。 一般要求建設項目場地上游水質監測點不得少于1 個點/層,建設項目場地及其下游影響區的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不得少于2個點/層。 注意問題在布設監測點時,要特別注意調查以下內容: (1)水位埋深 水位埋深是指地面到地下水面的距離。因為各含水層補給來源和開采情況不同,水位埋深可以有明顯的差別,根據各測點地下水位埋深數據,可以判定所取水樣代表哪個含水層的水質。 (2)采樣井基本情況 通過收集資料和調查訪問了解井深、含水層埋深、含水層巖性等,判斷含水層位置。如果是多層混合取水則不宜選用。同時調查了解井的使用情況,確定是農灌用水井還是生活用水井,是否長期使用等,如果井長期不用或淤塞則不宜選用。 (3)采樣點周圍的環境狀況 調查記錄在采樣點周圍是否有豬圈、臭水坑、牛羊等牲畜圈,是否位于菜園內等。這些地方三氮含量一般較高,不能代表區域地下水質量,Z好選用農田中經常使用的灌溉井。 上述內容應詳細填寫在監測點(機、民井)調查卡片中。 4、地下水水質現狀監測點取樣深度的確定 (1)評價級別為一級的Ⅰ類和Ⅲ類建設項目,對地下水監測井(孔)點應進行定深水質取樣,具體要求: ①地下水監測井中水深小于20m時,取二個水質樣品,取樣點深度應分別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內和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約3/4處。 ②地下水監測井中水深大于20m時,取三個水質樣品,取樣點深度應分別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內、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約1/2處和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約3/4處。 (2)評價級別為二級、三級的Ⅰ類和Ⅲ類建設項目和所有評價級別的Ⅱ類建設項目,只取一個水質樣品,取樣點深度應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內。 5、監測內容 (1)水質 自然界中影響地下水質量的有害物質很多,不同地區工業布局不同,污染源類型差異大,污染物種類也各不相同,因此,地下水質量因子的選擇要根據研究區的具體情況而定,選擇對生物、環境、人體和社會經濟危害大的參數作為主要評價對象。 通常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其地下水水質監測主要考慮能夠反映地下水正常的水質狀況及建設項目的特征污染物兩方面就可以了。監測因子一般選取PH、Cl-、SO4=、NO3-、NO2-、NH3+、總硬度、高錳酸鹽指數等。特征污染物則與具體工程項目有關,常有F-、As、石油類、揮發酚、Cr+6、Hg、Pb、Cd等。衛生指標選用大腸桿菌數和細菌總數兩項指標。監測因子的選擇關鍵是能選準工程項目的特征污染物。 進行區域地下水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時,為了能全面評價地下水水質,應選擇以下監測項目中的二十項以上: Cl-、SO4=、NO3-、NO2-、NH3+、F-、PH、總硬度、礦化度、高錳酸鹽指數、揮發酚、氰化物、As、Cr+6、Hg、Pb、Cd、Fe、Mn、Ag、Mo、Se、大腸菌群等。必要時還應監測反應評價區水質主要量問題的其他項目,如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有機氯、有機磷、苯類、溶解氧、耗氧量及其他的工業排放有機物質。 地下水水質現狀監測項目的選擇,應根據建設項目行業污水特點、評價等級、存在或可能引發的環境水文地質問題而確定。即評價等級較高,環境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地區可適當多取,反之可適當減少。 (2)水位 水位是確定地下水流向的重要因素,應通過水準儀進行測定。當不具備條件時,要測量其水位埋深。 (3)水溫 水溫是確定含水層埋深、循環深度及補、徑、排條件的重要指標。當水溫出現異常時,應分析原因,判斷取樣工作的正確性,水溫應現場測定。 6、現狀監測頻率要求 (1)評價等級為一級的建設項目,應在評價期內至少分別對一個連續水文年的枯、平、豐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質各監測一次。 (2)評價等級為二級的建設項目,對于新建項目,若有近3年內不少于一個連續水文年的枯、豐水期監測資料,應在評價期內進行至少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質監測。對于改、擴建項目,若掌握現有工程建成后近3年內不少于一個連續水文年的枯、豐水期觀測資料,也應在評價期內進行至少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質監測。 若已有的監測資料不能滿足本條要求,應在評價期內分別對一個連續水文年的枯、豐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質各監測一次。 (3)評價等級為三級的建設項目,應至少在評價期內監測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質,并盡可能在枯水期進行。 7、地下水水質樣品采集與現場測定 (1)地下水水質樣品應采用自動式采樣泵或人工活塞閉合式與敞口式定深采樣器進行采集。 (2)樣品采集前,應先測量井孔地下水水位(或地下水水位埋藏深度)并做好記錄,然后采用潛水泵或離心泵對采樣井(孔)進行全井孔清洗,抽汲的水量不得小于3倍的井筒水(量)體積。 (3)地下水水質樣品的管理、分析化驗和質量控制按HJ/T164執行。pH、溶解氧(DO)、水溫等不穩定項目應在現場測定。

    贊(15)

    回復(0)

    評論

獲取驗證碼
我已經閱讀并接受《儀器網服務協議》

熱門問答

地下水環境評價現狀監測點如何布設
 
2018-07-30 23:10:21 680 1
變形監測點的布設需要考慮哪些方面

  變形監測指的是為了了解和分析建筑物或構筑物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的變形規律,以得到監測對象的變形量或變形速率及變形規律等的測量工作。在進行變形監測時,需要設置變形監測點,并應考慮建筑物的特點、工程地質條件,以及監測目的和要求等多個因素。其中,變形監測點的布設需要考慮哪些方面?

  1.兼顧建筑物的特點:在布設變形監測點時,需要全面分析建筑物的高度、形狀、荷載大小以及使用情況等因素,以選擇合適的監測方法。

  2.選擇合適的監測方法:根據工程地質條件和施工條件,應選擇合適的監測方法,以達到監測目的。

  3.進行連續監測:變形監測必須連續進行,每季度至少一次,以獲得更加精確的變形數據。

  4.布設變形監測點的位置:為了得到建筑物或構筑物的變形規律,需要在其周邊布設變形監測點,一般應布設在建筑物的周邊或其較遠端的適當位置。

  5.觀測點的埋設深度:觀測點的埋設深度一般為0.5~1.0m,以從監測點的基礎開始觀測變形情況。

  6.確定觀測周期:觀測周期應考慮建筑物的特點、周邊環境及施工進度等因素而確定,以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以上是峟思工程儀器www.njysiot.com對變形監測點的布設原則的介紹,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安排,以確保變形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2023-06-26 14:21:10 128 0
如何進行水環境質量的生物學評價
 
2017-05-14 13:15:53 645 1
現狀監測居民樓,噪聲監測點位選擇幾層
那依據是什么啊做環評方案是怎么樣寫的... 那依據是什么啊 做環評方案是 怎么樣寫的 展開
2012-08-05 10:38:20 439 1
湖泊、水庫采樣點布設疑問?
地表水導則上說,大中型湖庫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時,有溫度分層的在水面下0.5m處和斜溫層下距底0.5m上各取一個樣,但沒分層的怎么沒說呢?先謝謝了~~
2013-07-03 00:00:46 379 4
空氣監測的站(點)的布設
 
2018-11-26 15:15:39 372 0
監測地表水時,監測斷面的布設原則是什么?
 
2013-05-24 13:08:47 951 3
【峟思科普】水庫監測點位布設原則

  水庫監測一般有常規監測、變形監測、應力監測和地質災害監測等,其中變形監測是水庫安全的重要保障,是通過安裝在水庫壩體或大壩周邊的變形監測儀來測量壩體或壩基表面的變形情況,如位移、沉降、裂縫、傾斜等。下面給大家介紹下水庫監測點位布設原則.

  基礎監測點位布設:

  基礎監測點位一般根據壩體和壩基的地形、地質條件以及施工工藝等進行布設,監測點位具體包括上游水位、上游庫水位變幅、庫岸穩定以及上下游壩坡穩定等。在進行監測點位布設時,要考慮到不同部位的重要性程度不同,如基礎監測點位主要是壩體內部的變形情況,所以在布設時需要考慮到壩體內部變形的影響。

  重要部位監測點位布設

  水庫大壩監測點位布設應充分考慮大壩運行安全和大壩主體結構穩定的需求,一般分為壩軸線、溢洪道進口和泄水洞出口等部位,在布設監測點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監測點位的布置應遵循安全監測的相關要求,例如位移監測宜布設在變形量較大的部位,如壩體或壩基表面、壩體內,且應避開主壩上游面、下游面等部位,對于沉降監測宜布設在變形量較小的部位。

  2、監測點位的布置應考慮壩體或壩基穩定情況,一般布設在庫岸或岸坡穩定相對較好的部位。

  3、監測點位的布設應考慮運行環境條件,一般布設在地質條件相對穩定且無特殊保護要求的部位。



2023-07-10 14:52:10 210 0
BOD5和CODcr評價水環境掩蓋有毒有害有機物的風險
環境化學課后題,希望可以幫忙解決一下,謝謝!
2010-01-03 01:12:22 346 2
如何設置監測斷面和采樣點?
 
2013-04-13 09:22:58 1148 3
CO2 通量與地下自燃煤火監測

地表土壤中CO2 通量不僅可直接量化土壤的物理、化學及生物特性,同時也可間接反映人類對土地的利用以及地下礦產資源和巖溶狀況。另外,地表土壤CO2 通量作為陸地與大氣界面氣體交換的重要度量指標,還可用于采礦跡地的處理和恢復程度的評價。

采空區內(尤其是封閉采空區)存在高濃度的CO2[13],受采空區實際環境特性影響,采空區內的CO2不斷向地表涌出,影響地表土壤的CO2 通量變化。根據近年來對采空區遺煤自然發火的研究結論可知[9-10],促進采空區內CO2向地表擴散的動力因素主要有:1)采空區上覆地表因開采時破壞了相對穩定的地質結構,產生了大量的裂隙,利于CO2的擴散;2)采空區內遺煤氧化自燃,使采空區內溫度升高,氣體密度小,利于采空區內外氣體的流動;3)采空區是相對密閉的空間,遺煤氧化產生的CO2氣體增多,又因上覆巖層塌陷,導致采空區內壓力增大,利于采空區內CO2的涌出。地下采空區遺煤氧化所產生的CO2在往地表擴散過程中有一部分會溶解于地下的含水層,少量的CO2會被巖石介質或被地表附近的微生物及植物通過固定效應所吸收,絕大部分都擴散到地表[1-8]

實驗研究表明,在煤低溫氧化到高溫熱解的整個過程中,物理化學反應所產生的CO2在每個反應階段都占有較大比例[9-11]。因此,將CO2視為指標性氣體,來判定地下煤層或采空區遺煤的氧化狀態是目前的一個研究方向。下圖為具體的實驗研究事例。

監測結果顯示:

廢棄礦井采空區遺煤的氧化程度可以通過其上覆地表CO2涌出量進行監測。根據本次實驗測定結果,存在自燃的采空區其地表CO2通量值是無自燃采空區的10倍以上;無自燃采空區地表CO2通量值明顯高于非采空區地表的CO2通量值。

實驗監測區域采空區上覆地表CO2通量變化規律主要受環境溫度影響,大氣溫度降低CO2通量會隨之增大。


參考文獻

[1] 陳浮,楊寶丹,馬靜,張紹良,張媛媛. 高濃度CO2地下泄漏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J]. 土壤學報,2017,54(01):180-190.

[2] 高英旭, 劉紅民, 劉陽,. 海州露天礦排土場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質對植被生物量的影響[J].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14, 34(1):78-83.

[3] 董華松,黃文輝. CO2捕捉與地質封存及泄漏監測技術現狀與進展[J]. 資源與產業,2010,12(02):123-128.

[4] Dong, D. L.; Zhao, M. D; Lin, G.; Zhao, W. J.; Zhang, K.; Li, N. Optimization of Water Pumping and Injection for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in the Meiguiying Mine, China. 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 2016, 35(3), pp.398–404.

[5] Akbarzadeh, H.; Chalaturnyk, R. J. Structural changes in coal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pertinent to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14, 131, pp.126-146.

[6] Xu, B.; Chen, L.J.; Xing, B.L.; Li, L.; Zhang, L.; Wang, X.J.; Chen, H.L.; Yi, G.Y.; Huang, G.X.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semi-coke on confined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Progress & Sustainable Energy 2016, 35(6), PP.1584-1589.

[7] Ludwikparda?a, M.; Stańczyk, K.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UCG): An analysis of gas diffusion and sorption phenomena. Fuel 2015, 150, pp. 48–54. 

[8] 梁福源,宋林華. 土壤CO2濃度晝夜變化及其對土壤CO2排放量的影響[J. 地球科學進展,2003,222):170-176.

[9] Wang, H.Y.; Chen, C.CO2 Emission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Its Relation With Coal Microstructure,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 2015, 7, pp. 1017-1024.

[10] Wang, H.Y.; Chen, C.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een Gas Emission Caused by Spontaneous Coal Combustion. Energy & Fuels 2015, 8, pp.5213-5221.

[11] Xu, Z.J.; Feng, J. F.; Zhang, Y.; Zhu, H.F.; Yu, J. Pre-evaluation of disturbance of farmland soil and vegetation carbon pool by mining subsidence in coal face. Journal ofChinaCoal Society 2018, 43(9), pp. 2605-2617.

[12] Engle, M. A.; Radke, L.F.; Heffern, E.L.; et al. Gas emissions, minerals, and tars associated with three coal fires, Powder River Basin, US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2, 420, pp.146-159.

[13] Wang, J.F.; Zhou, B.; An, B.; rt al. Application of Trinity prediction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rea in goaf of Huangbaici Mine. Journal ofChinaCoal Society 2018, 43(SI), pp. 178-184.



2020-07-11 21:44:19 350 0
惡臭無組織排放源的采樣點位布設

無組織排放源的采樣點位
 
1、點位布設

     在進行無組織排放源惡臭監測采樣時,應對風向和風速進行監測。應在下風向周界布設監測點位。一般情況下,點位設立在周界主導風向的下風向軸線及風向變化標準偏差±So范圍內或在有臭氣方位的邊界線上,如圖 1 所示。±S°的計算測量方法參考 HJ/T55,每分鐘測量一次風向角度,連續測定10次,取其平均值并計算標準偏差范圍值。
 
  被測周界無條件設置監測點位時,可在周界內設置監測點位,原則上距離周界不超過10米。當排放源緊靠圍墻(單位周界),且風速小于 1.0m/s 時,在該處圍墻外增設監測點。
 
  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組織排放源的單位相毗鄰時,應選擇被測無組織排放源處于上風向時進行臭氣濃度監測,其布點方法同前。
 
  雨、雪天氣下,因污染物會被吸收,影響監測數據的代表性,不宜進行惡臭無組織排放監測。
 
2、采樣點數量
 
  一般設置 3 個點位,根據風向變化情況可適當增加或減少監測點位。
 


2019-12-26 13:50:32 1047 0
甲烷檢測儀現狀如何?

甲烷檢測儀現狀如何?

2020-08-13 09:38:31 103 0
如何探測地下光纜
 
2012-05-03 16:17:32 656 3
評價地下水土對混凝土的腐蝕性需要哪些實驗
 
2016-08-01 22:45:35 316 1
酒精檢測儀發展現狀如何?

酒精檢測儀發展現狀如何?

2020-08-12 16:59:22 169 0
振動傳感器發展現狀如何?

振動傳感器發展現狀如何?

2020-09-11 15:23:41 173 0

5月突出貢獻榜

推薦主頁

最新話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添女人下身视频高清 | 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人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 午夜100| 男女日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性夜夜综合久久7777 |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 中文字幕欧美亚州视频免费 | 国产精品jk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网站 | 中文字幕亚洲成人 | 天天干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 国产一级免费看视频欧美激情 | av软件大全 | 五月天天丁香婷婷在线中 | 青天衙门第一部 | 乱淫67194|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男男 | 青青青视频免费 | 一级黄色毛毛片 | 涩涩的视频 | 日韩欧美手机在线 | 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天天草影院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在线 | a天堂最新资源网址 | 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 97人妻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 欧美日本一区 | 九九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精品一区自拍a毛片在线视频 | 男人插女人免费视频 | 97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最新版本 | 中文字幕Va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 | 四LLL少妇BBBB槡BBBB | 九九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