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富衡 | 人結腸癌細胞HCT-116
一、HCT-116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HCT-116是結直腸癌研究中代表性的細胞模型,由M. Brattain團隊于1979年從一名48歲男性結腸癌患者的腫瘤組織分離建立。其核心特性包括:
形態與遺傳特征:貼壁生長,上皮細胞樣形態,染色體為近二倍體,遺傳穩定性高,適合長期實驗。
攜帶KRAS基因第13號密碼子點突變(Gly13Asp),這一突變與結直腸癌的增殖和耐藥性密切相關。
功能特性:在半固體瓊脂糖中可形成克隆,裸鼠體內致瘤性顯著,能形成上皮樣腫瘤結節。
表達癌胚抗原(CEA)和角蛋白,同時保留部分腸上皮分化潛能。
二、HCT-116的標準化培養體系
1. 培養基與傳代要點
培養基選擇:優先使用McCoy’s 5A或DMEM高糖培養基,補充10%胎牛血清(FBS)及1%雙抗。更換培養基需謹慎,避免因適應性差異導致細胞死亡。
傳代操作:消化時間控制在30-60秒(0.25%胰酶),輕柔吹打避免機械損傷,傳代比例1:3~1:5。
使用細胞刮鏟替代胰酶消化,減少細胞聚團風險。
2. 常見問題與對策
細胞聚團:消化不或吹打力度過大會導致聚團,需優化消化時間并預冷PBS洗滌。
空泡現象:約30%細胞胞質內存在空泡,與血清質量或代謝異常相關,可提高血清濃度至15%-20%改善。
增殖緩慢:接種密度需>5×10? cells/cm?,并定期進行STR鑒定以排除遺傳漂變。
三、HCT-116在科研中的多維應用
1. 腫瘤機制與信號通路研究
KRAS突變模型:作為KRAS突變型結直腸癌的經典模型,用于研究MAPK/ERK通路異常激活對腫瘤增殖的影響。
耐藥性機制:通過構建5-氟尿嘧啶(5-FU)耐藥株,揭示藥物外排泵(如ABCG2)和自噬途徑的調控作用。
2. 藥物開發與篩選
化療藥物評價:奧沙利鉑、紫杉醇等通過誘導DNA損傷或凋亡通路抑制HCT-116增殖,IC50值可作為藥效指標。
天然產物研究:雙氫聯合奧沙利鉑可協同抑制細胞生長,機制涉及ROS累積和線粒體膜電位崩潰。
3. 基因編輯與功能基因組學
CRISPR-Cas9篩選:利用HCT-116構建全基因組敲除文庫,鑒定出SARS-CoV-2病毒復制依賴的宿主因子(如核糖體再循環因子)。
表觀遺傳調控:DNMT抑制劑(5-氮雜胞苷)通過降低DNA甲基化水平恢復抑癌基因表達。
四、HCT-116模型的優勢與局限性
1. 核心優勢
遺傳穩定性:近二倍體基因組和低遺傳異質性,適合基因編輯和機制研究。
高致瘤性:裸鼠皮下成瘤率100%,可模擬體內腫瘤微環境。
2. 局限性及改進方向
代謝功能缺陷:細胞色素P450酶活性僅為原代肝細胞的1/100,需通過3D類器官共培養或誘導分化提升。
模型單一性:缺乏免疫微環境,可通過構建人源化PDX模型或與免疫細胞共培養增強臨床相關性。
五、研究前沿與技術創新
類器官與空間組學:結合HCT-116與成纖維細胞構建3D類器官,模擬腸道黏液層和藥物滲透動態。
單細胞測序技術揭示腫瘤干細胞亞群(CD44?/CD133?)與化療耐藥性的關聯。
多組學整合分析:蛋白組-代謝組聯合分析發現Insp8基因變體調控能量代謝,影響細胞表型。
HCT-116細胞憑借其遺傳穩定性、高致瘤性和可編輯性,已成為結直腸癌研究的“黃準”模型。盡管存在代謝功能不足和微環境簡化等局限,但其在藥物篩選、基因機制解析及病毒宿主互作研究中仍不可替代。未來,通過類器官、人工智能藥物設計等技術的融合,HCT-116模型將推動結直腸癌治療邁向新高度。
相關產品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上海富衡| 人結腸癌細胞Caco-2:特性、應用與研究進展
- 一、Caco-2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Caco-2細胞是源自人結直腸腺癌的經典細胞系,由72歲白人男性患者的直腸原位癌組織分離建立(1975年)其核心特性包括:
-
- 上海富衡 | 小鼠乳腺癌細胞4T1細胞
- 小鼠乳腺癌細胞4T1是研究三陰性乳腺癌(TNBC)和轉移機制的核心工具,其源于BALB/c小鼠的自發性乳腺腫瘤,具有高度侵襲性和多器官轉移特性。
-
- 上海富衡 | HSF 人皮膚成纖維細胞
- 在生命科學與再生醫學領域,人皮膚成纖維細胞(Human Skin Fibroblasts, HSF)是解密皮膚生理功能、衰老機制及組織修復的核心載體。
-
- 上海富衡 | 人肝癌細胞 HepG2
- 一、HepG2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HepG2細胞是肝癌研究的核心工具細胞系,于1975年從一名15歲白人男性肝母細胞瘤(原誤診為肝細胞癌)患者的腫瘤組織中分離建立其生物學特性包括:
-
- 上海富衡 | 人支氣管上皮BEAS-2B細胞
- 人支氣管上皮細胞是呼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覆蓋于支氣管黏膜表面,形成物理與免疫雙重屏障
-
- 上海富衡 | 人肺癌細胞 A549細胞
- A549細胞系是肺癌研究領域最具代表性的模型之一,其源于1972年從一位58歲白人男性肺腺癌患者的外植體腫瘤組織中分離建立。作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典型代表
-
- 上海富衡 | 人永生化表皮細胞HaCaT
- HaCaT細胞是人永生化表皮角質形成細胞系,由德國科學家Fusenig于1989年從一名62歲男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病灶周圍正常皮膚組織中分離建立。
-
- 上海富衡 | 人神經母細胞瘤細胞;SH-SY5Y
- SH-SY5Y細胞系是人神經母細胞瘤研究的核心模型之一,由SK-N-SH細胞經三次亞克隆篩選獲得
-
- 上海富衡 | 3T3-L1細胞
- 小鼠前脂肪胚胎成纖維細胞3T3-L1是研究脂肪代謝與相關疾病的經典細胞模型,其源于Swiss小白鼠胚胎成纖維細胞NIH-3T3的克隆亞株,具有穩定的傳代能力和定向分化為成熟脂肪細胞的特性。
-
- 上海富衡| 小鼠肺泡上皮細胞MLE-12
- 一、小鼠肺泡上皮細胞:肺功能的核心執行者 肺泡上皮細胞是肺部氣體交換的關鍵功能單元,分為I型(ATⅠ)和II型(ATⅡ)兩類。其中,II型肺泡上皮細胞(ATⅡ)作為肺部的“再生引擎”
-
- 上海富衡 | C3H小鼠骨肉瘤細胞LM8
- LM8細胞系是一種高轉移性小鼠骨肉瘤細胞,源自C3H/He小鼠的自發性骨肉瘤模型。該細胞系通過體內連續傳代篩選獲得,具有極強的侵襲和轉移能力,尤其傾向于轉移至肺部和骨骼
-
- 科研人必知!Raw264.7炎癥模型構建的黃金法則 | 上海富衡
- 科研人必知!Raw264.7炎癥模型構建的黃金法則 | 上海富衡
-
- 解鎖RAW264.7:細胞建系歷史 | 上海富衡
- 解鎖RAW264.7:細胞建系歷史 | 上海富衡
-
- 上海富衡 | 細胞培養常用的生長因子濃度比例
- ?上海富衡 | 細胞培養常用的生長因子濃度比例
-
- 上海富衡 | 春季開學細胞培養有哪些注意點
- 上海富衡 | 春季開學細胞培養有哪些注意點
-
- 上海富衡 | 注意你的細胞正在被悄悄地消耗
- 上海富衡 | 注意你的細胞正在被悄悄地消耗
-
- 上海富衡 | 關于HaCaT細胞售后問題的重要提示
- 上海富衡 | 關于HaCaT細胞售后問題的重要提示
-
- 上海富衡 | 炎癥乳腺癌細胞系與乳腺癌細胞系的區別
- 上海富衡 | 炎癥乳腺癌細胞系與乳腺癌細胞系的區別
-
- 上海富衡 | 導致細胞完全培養基看起來有些混濁的原因
- 上海富衡 | 導致細胞完全培養基看起來有些混濁的原因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shangjinews.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